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股东代表诉讼 > 股东代表诉讼和股东集体诉讼的区别

股东代表诉讼和股东集体诉讼的区别

时间:2024-06-12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622
熟悉公司法的读者朋友可能听说过股东代表诉讼和股东集体诉讼这两个概念,因为这两个概念仅仅二字之差,所以有的朋友会将二者混淆。那么,股东代表诉讼和股东集体诉讼的区别是什么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这个问题带来了以下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各位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集体诉讼的区别

1、被告不同

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是危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人,而股东集体诉讼的被告是公司本身。

2、目的不同

股东代表诉讼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司利益,而股东集体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股东本身的利益。

3、胜诉后利益归属不同

股东代表诉讼胜诉后利益归属于公司,而股东集体诉讼胜诉后利益归属于股东。

股东代表诉讼

股东代表诉讼是一种与股东直接诉讼不同的诉讼形式。一般情况下,直接诉讼的原告是最终受益者,而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只是享有名义上的诉权,胜诉后的利益归属于公司,提起诉讼的股东只是由于拥有股份而间接受益。股东代表诉讼在各国公司法中都有特殊的要求和限制,这也是它与直接诉讼的区别之一。

我国《公司法》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当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给公司造成损失时,股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请求董事会或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在收到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在收到请求后三十天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给公司利益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时,股东有权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如果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股东也可以根据前述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