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告》的建议,由于新型人身保险产品的保险期限较长,消费者在投保前应认真考虑自身的缴费能力,并避免将短期内可能需要使用的资金用于购买此类产品。此举旨在提醒消费者在投保决策时要权衡利弊,避免因购买新型人身保险产品而导致资金短缺的风险。
根据相关规定,新型人身保险产品在客户收到保险合同并签字起的10日内享有犹豫期。如果客户在犹豫期内决定退保,保险公司将扣除不超过10元的工本费后,客户可以收回全部已缴纳的保费。这一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使其在决策后有一定的时间来重新考虑是否需要继续投保。
然而,如果客户在犹豫期后决定退保,保险公司将只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或账户价值,而不再退还全部已缴纳的保费。这意味着客户在犹豫期后退保将承受一定的损失。因此,消费者在投保后应慎重考虑退保问题,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公告》还提醒消费者在填写投保单时要如实填写相关内容,并严格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亲笔签字确认。这一建议的目的是避免因投保信息不准确或隐瞒重要信息而导致日后产生纠纷,同时也方便保险公司进行回访和核实。
如果投保人发现保险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存在销售误导问题,建议保留书面证据或其他语音证据,并向保险公司反映。如果情况严重,消费者还可以向中国保监会及各保监局投诉。在必要时,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问题,以维护自身权益。
答:此次出台的《办法》是对2001年底出台的《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的修订。2001年底,保监会在研究总结国内分红、投连、万能保险经验,借鉴发达国家信息披露制度的基础上,发布了6号令,对规范新型产品的信息披露行为,防止销售误导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已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第六条规定,向个人销售新型产品的,保险公司提供的投保单应当包含投保人确认栏,并由投保人抄录下列语句后签名:“本人已阅读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和投保提示书,了解本产品的特点和保单利益
近期,中国保监会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投保提示工作的通知》、《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其中投保提示和信息披露工作已于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也将于2010年1月1日起生效
日前,为配合新《保险法》的正式实施,中国保监会正式公布了《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办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与《暂行办法》相比,新《办法》对六大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完善了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的管理规范。《办法》的出台对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