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申请
当物业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双方可以要求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解决纠纷。他们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物业项目所在地的社区(村)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或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主动调解矛盾纠纷。
2. 受理
社区(村)人民调解组织经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物业纠纷,将予以受理。对于重大、复杂案件,社区(村)人民调解组织会建议当事人向街道(乡镇)或区(市)县物业管理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申请。当事人坚持在社区物业管理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的,社区(村)人民调解组织应当予以受理。
3. 调解
物业管理纠纷人民调解组织收到当事人申请后,经审查确认申请事项属于调解范围,将进行调解。调解期限为受理之日起15日内结案,对于疑难复杂案件,调解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协议的,物业管理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应当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若未能达成协议,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出具相关证明。
4. 履行
调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调解协议,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若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在经过书面催交后,若业主无正当理由拒绝交纳物业费或在催告的合理期限内仍未交纳,物业服务企业可以请求业主支付物业费,并且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如果物业服务企业已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规定提供服务,而业主仅以未享受或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抗辩理由,人民法院将不予支持。然而,法律及司法解释并未明确规定什么是正当理由。
综上所述,物业纠纷通常发生在业主与物业之间,若发生纠纷,可以请第三方进行调解。一般情况下,当事人需要先申请调解,并获得双方同意后才能处理案件。如果调解成功,将按照调解内容进行处理;如果调解失败,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处理。
《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中的档案销毁和涂改、伪造等行为的处理。规定明确,擅自销毁档案的行为将受到记过、记大过、降级或开除等处分;涂改、伪造档案的行为也将受到相应处分。目的是维护档案管理的秩序和确保档案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产生方式,包括村民、居民委员会和企事业单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推选产生。文章还介绍了民事调解书的组成要素,包括标题、诉讼参与人身份、案由、事实、理由、协议内容、文书效力、署名和印章等。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为三年,可以连选连
法院调解书丢失后的处理方法以及调解书的法律效力。调解书丢失后,当事人可携带身份证件到法院调取原调解书档案,并获得加盖公章的复印件。调解书是确认双方当事人协议内容的法律文书,具有确定当事人间民事法律关系的效力、结束诉讼的效力和强制执行的效力。
人民检察院对调解书的抗诉申请的可行性。文章介绍了抗诉的法律定义和法律依据,阐述了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对民事诉讼行为进行监督的意义和作用。基于法律依据和调解书的法律效应,文章认为人民检察院对调解书进行抗诉是可行的,目的是纠正调解书中的错误,确保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