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合同 > 一手房按揭贷款申请流程包括什么?

一手房按揭贷款申请流程包括什么?

时间:2022-12-28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9820
导读:一手房按揭贷款申请流程包括签订购房合同、选择贷款银行、提交相关的材料等。要进行购房贷款是必须要满足相应的条件的,不满足条件的是申请不了贷款的,购房贷款必须要需要满足的条件主要有三个,包括年龄、行事责任能力、收入等要求。

一、一手房按揭贷款申请流程包括什么?

1、签订购房合同,付首付。这是办理贷款的基本前提。购买首套房首付款不低于房屋总价的30%,二套房不低于60%。

2、选择贷款银行。通常开发商都会指定几个合作银行,如果没有指定,购房者可以自己选择利率较低、服务较好的银行办理房贷。

3、向银行申请贷款并提交材料。申请房贷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1)借款人身份证明;贷款行认可的经济收入或偿债能力证明;(2)已婚的需提供结婚证;有共同借款人的,需提供借款人各方签订的明确共同还款责任的书面承诺;(3)抵押物或质押物的清单、权属证明以及有处分权人同意抵押、质押证明和抵押物估价证明;(4)购房合同;(5)首付款发票、借款申请书。

4、银行审批通过后签订贷款合同。在此阶段,购房者还需要办理公证、保险、抵押登记等手续。

5、银行放款。银行最后会将贷款发放到购房者的指定账户中。今后,购房者只需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归还月供即可。

一般一手房贷款的最高贷款额度是房产价值的8成,需要申请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良好的工作,能保证自己按时还本付息。房贷的最高贷款期限最长为30年,申请者年龄和贷款期限之和不超过70年。

二、一手房子贷款申请条件是什么?

1、一手房子贷款申请条件,具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及婚姻状况证明;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还款意愿;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具有所购住房的商品房销(预)售合同或意向书。

2、具有支付所购房屋首期购房款能力;普通住宅不满5年(含)转让的,按销售价减去房屋成本价缴纳营业税,满5年免缴。非普通住宅不满5年(含)转让的,按销售价缴纳全额营业税,满5年以上转让的,按销售价减去房屋成本价缴纳营业税。

3、在银行开立个人结算账户;查询公积金(如需公积金贷款)与卖方确定购房意向后,借款人提供公积金帐号,由按揭服务公司进行公积金查询,确定可贷款的金额和贷款年限。

4、有贷款人认可的有效担保。一般一手房贷款的最高贷款额度是房产价值的8成,需要申请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良好的工作,能保证自己按时还本付息。一般单位的房屋有成本价的职工住房,还有标准价的职工住房,二者土地性质均为划拨,转让时应缴纳土地使用费。

申请购房贷款是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的,只有满足条件会才能申请购房贷款,最后通过银行审批后就能获得贷款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购房者要避免逾期还款。逾期还款不仅会产生信用污点,影响之后的贷款,还会产生一定的利息。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担保合同的定义和作用

    担保合同的定义与作用,涉及反担保中的第三方担保人身份和资产抵押问题。担保合同是确保债权人利益的有效手段,其效力认定要考虑主合同是否有效及担保合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是否合法妥当。第三方反担保人并不限于借款人自己,任何具备担保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反担保人。

  • 买房交完首付什么时候给合同书

    购房合同中首付交付后的相关流程。在确认开发商具备必要的证件后,购房者需签订房屋定购协议书并支付订金,但这不是必要程序。对于按揭购房,银行发放贷款后,购房者才能索取购房合同。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住房按揭贷款的流程,包括售房商与贷款行的合作、购房者支付部分

  • 贷款合同

    贷款合同的内容,其中包括质押、借款货币、金额、期限和借款用途、借款利率与计息方法以及借款的归还。合同基于《合同法》和《担保法》等法律,为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提供质押,以确保债权的实现。同时,规定了借款的货币种类、最高限额、期限和用途等具体细节,并明确了

  • 反担保追偿权代理词

    关于《保证函》的事实认定问题。文章首先明确了保证函的签署情况,接着阐述了该保证函所担保的借款事项。同时,文章指出了一审判决的程序合法性,并回应了上诉人在二审中提出的关于履约保证金的问题。最后,代理人请求二审法院查明事实,驳回上诉人的上诉。

  • 反担保质押合同
  • 保证担保合同变更可以吗
  • 银行按揭贷款购房流程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