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建工程抵押房是指抵押人为获得继续建造工程所需资金的贷款而将合法获取的土地使用权及在建工程的投入资产以未转移占有方式抵押给银行,作为偿还贷款和履行担保责任的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建工程抵押房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在建工程抵押通常发生在房地产项目建设初期、商品房预售前。与现楼抵押相比,由于在建工程尚未形成房屋,其法律关系更为复杂,存在更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抵押权的银行来说,最大的风险是工程款优先受偿权优于抵押权的问题。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作为法定优先权,不仅由法律直接规定而非当事人协商确定,而且无需办理登记手续,其受偿额不属于公示信息,导致抵押权人无法预测和控制自身风险。在建工程存在烂尾或完工后成为违法建筑的可能性,也是抵押权人面临的另一个风险。
在我国,许多城市允许已批准预售的商品房项目办理在建工程抵押,或允许在建工程抵押登记后预售。这样会导致预购人、抵押人、抵押权人和施工单位之间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给预购人带来风险。一方面,我国现行法律对于预购商品房备案的法律性质还不够明确,没有赋予物权性质。购房合同签订后,预购人作为期房债权人,与抵押权人面临相同的工程款优先受偿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房屋尚未建成,不诚信的开发商很容易利用政府管理漏洞,通过更改房屋编号、标识等手段,将已预售的期房再次设定抵押,或隐瞒已设定抵押的期房再次出售,使预购人遭受损失。这种做法在房地产市场不稳定时期尤其可能出现。
登记机关在办理在建工程抵押登记时面临的风险主要源自以下三个方面:
在建工程抵押是一种担保方式,只要债务人按约定履行,到期时可以向银行办理解押手续。如果违约,银行有权对抵押物进行拍卖,拍卖所得用于偿还债务。如果有剩余资金,将退还给债务人。
动产抵押和浮动抵押是两种不同的抵押方式。动产浮动抵押的主体限于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而动产抵押的主体可以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动产浮动抵押的客体是抵押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林地没有取得林权证的,林地的产权属于不明确,产权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财产是不能抵押的。(三)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在建工程抵押,是指抵押人为取得在建工程继续建
在建工程是指经审批正在建设中的房屋及其它建筑物。在建工程抵押作为抵押的一种特殊形式,因具有良好的加速资金流动和促进资金融通等优点,在满足银行拓展客户的同时,又可解决企业的融资需求,现广泛地被银行所采用。但是,在建工程抵押毕竟不同于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
根据《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第3条规定,在建工程抵押,是指抵押人为取得在建工程后续资金的贷款,以其合法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连同在建工程的投入资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抵押给贷款银行作为偿还贷款履行担保的行为。由此可见,将在建房产抵押给银行是合法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