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合法解除在建工程抵押,需要携带有效证件和相关合同前往有关部门办理手续。根据《房屋登记办法》第59、60及61条的规定,设定在建工程抵押的当事人应该申请在建工程抵押权设立登记。申请在建工程抵押权设立登记时,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如果已经登记了在建工程抵押权的变更、转让或消灭,当事人需要提交以下材料申请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或注销登记:
在此可见,解除在建工程抵押的意思是要偿还债务并收回他项权证。
在建工程抵押通常发生在房地产项目建设初期和商品房预售前。由于工程项目尚未形成房屋,相对于现楼抵押而言,在建工程抵押的法律关系更加复杂,存在更多不确定因素,隐含着更多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抵押权银行来说,最大的风险是工程款优先受偿权优于抵押权的问题。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作为法定优先权,不仅由法律直接规定而不是由当事人协商确定,而且无需办理登记手续,其受偿额不属于公示信息,导致抵押权人无法预测和控制自身的风险。此外,在建工程存在烂尾和完工后成为违法建筑的可能性,也是抵押权人面临的另一个风险。
我国许多城市允许已批准预售的商品房项目办理在建工程抵押,或允许在建工程抵押登记后预售。这样会导致预购人、抵押人、抵押权人和施工单位之间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给预购人带来风险。一方面,我国现行法律对于预购商品房备案的法律性质还不够明确,没有赋予物权性质。购房合同签订后,预购人作为期房的债权人,与抵押权人面临相同的工程款优先受偿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房屋在批准预售时尚未建成,缺乏诚信的开发商很容易利用政府管理的漏洞,通过更改房屋编号、标识等手段,再次设定已预售的期房抵押,或者隐瞒已设定抵押的期房事实进行销售,使预购人遭受损失。这种做法在房地产市场不稳定时期尤其容易出现。
登记机关在办理在建工程抵押登记时面临的风险主要源自三个方面。
首先,我国现行房地产登记制度存在问题。由于法律未明确界定房地产登记机关应采取何种审查方式,以及应承担多大的法律责任,登记机关在审查范围上无法依据,导致频繁陷入权利人经济纠纷甚至被判经济赔偿的困境。
其次,源于在建工程抵押登记的特殊性。在建工程抵押登记涉及预售审批管理、预售款资金监管、预购期房合同备案(有些地区采用预告登记)以及拆迁安置管理的衔接和协调,这使得登记过程比一般物权登记复杂得多,极易出现失误。
此外,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发展较快,许多城市的房地产主管部门管理水平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这是在建工程抵押登记引发问题的另一个潜在隐患。虽然一些发达城市采用了商品房网上销售系统、在建工程抵押网上申报制度,但普及程度有限,且尚未形成系统的操作规范。
在建工程抵押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由于我国房地产法律问题尚不完善,可能会出现一些经济纠纷。如果遇到经济纠纷,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提起仲裁或向法院寻求帮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担保物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担保物权是从物权的一种,目的是保障债权的实现。担保物权涉及他人的所有物,具有属性特征、预先约定性、可靠性、自愿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担保的种类包括人的担保、物的担保、金钱担保和反担保等。反担保的范围在担保法中有所规定,但也存在一
股权质押权的行使问题。依据我国担保法,质权人行使股权质押权并非必须通过法院审理,可通过协商与出质人达成一致。债务履行期届满时,如未获清偿,质权人可采取质物折价、拍卖或变卖等方式处理。若所得价款超过债权数额,超出部分归出质人;若不足,则由债务人继续清偿
《民法典》实施后在建工程抵押可以为其他债权种类设定抵押,对在建工程抵押担保的种类没有限定。同时,正在建造的在建工程抵押,还必须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以在建工程设定抵押的,当事人应当申请在建工程抵押权设立登记。申请在建工程抵押权设立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在建工程抵押权设立登记的,应当提交相关材料,比如说申请人的身份证件,还有就是相对性的抵押合同,主债权合同和房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