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工伤以后离职工资怎么算?
时间:2023-05-16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按照正常的计算方式计算并需要及时的发放。鉴定工伤之后的员工还是可以获得正常工作期间应当获得的薪资,享有正常的薪资待遇,同时工伤认定的赔偿金额是另行发放的,不一定和工资一起发放。
鉴定工伤后的离职工资计算方法
工伤赔偿是指职工因遭遇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而获得的赔偿,包括治疗工伤的医疗费、康复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劳动能力鉴定费等费用。工伤范围是工伤认定的前提,一般由法律直接规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伤保险法律以及国际劳工公约对工伤范围的规定采取了不同的立法模式,包括概括式立法模式、列举式立法模式和混合式立法模式。
工伤的认定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 患职业病的;
-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职工符合以上规定的情形,视为工伤。此外,职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视同工伤: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然而,职工如果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杀,或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则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工伤赔偿的注意事项
在工伤赔偿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指无营业执照或未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的伤残、死亡童工。这些单位必须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给予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死亡童工的近亲属一次性赔偿。
- 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性赔偿金的数额应在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死亡或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
- 劳动能力鉴定由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理,并由伤亡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劳动能力鉴定费用。
- 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劳动能力鉴定之前进行治疗期间的生活费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确定。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以及所需的交通费等费用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标准和范围确定,并由伤残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明确规定,如果员工因工伤无法继续工作,其在职期间的工资应按原有薪资待遇进行发放。因此,员工受伤离职后仍有权获得工资,不会因伤而丧失工资或薪资的权益。如果发生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试用期内享受工伤待遇的法律依据
试用期内劳动者在工伤情况下的待遇法律依据。试用期内的劳动者与公司存在实际劳动关系,受到法律保护。医疗期间和伤残等级鉴定后,劳动者享有相应的待遇,包括医疗费用全额报销、按月发放工伤津贴或伤残抚恤金等。不同伤残等级也有不同的待遇,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生活
-
上班摔伤的赔偿问题
上班摔伤的赔偿问题,详细阐述了工伤事故责任的认定要件,包括劳动关系的判断标准、人身损害事实以及排除职工故意引起的事故等。同时,介绍了工伤赔偿的程序,包括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伤残鉴定和确定赔偿标准等步骤。
-
工伤保险赔偿范围及责任
工伤保险赔偿的范围及责任。当员工发生工伤时,工伤保险基金负责支付工伤相关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伤残补助等。雇主需承担未购买工伤保险时的全部赔偿。工伤认定范围包括工作时间内的事故伤害、职业病等。职工在特定情形下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
临时工工伤期间不上班是否有工资待遇?
临时工工伤期间是否有工资待遇问题,指出临时工只要符合工伤条件就应享有工伤待遇和工资。同时,文章介绍了工伤保险的定义和作用,包括为劳动者提供医疗救治和生活保障等帮助。还提到了工伤后的等级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以及工伤保险费的缴纳规定。
-
企业破产时工伤待遇的解决办法
-
工伤期间的停工留薪规定
-
工伤赔偿协议的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