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10日,河南省某市的个体户朱某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辆保险,保险期限为一年,至1997年6月9日到期。然而,由于某种原因,朱某直到1997年6月24日才办理继续投保手续,保险期限仍为一年。为了使保险期限衔接,保险公司经办人将签单日期填为1997年6月9日,起保日期填为1997年6月10日,保险终止期限填为1998年6月9日。朱某未仔细检查保单。1998年6月17日,朱某投保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朱某立即报案。然而,保险公司以保单过期、保险责任终止为由拒绝受理。朱某认为保单仍在有效期限内,要求将签单日期和起保日期按实际情况改填。保险公司经办人以保险合同是经过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为由拒绝。朱某多次交涉未果,遂将此事诉诸法院。
本案的关键在于认清保险合同与保险单证的关系以及决定保险合同成立的条件。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任何合同都需要经历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保险合同也不例外。除了要约和承诺的要求,有些合同还需要满足书面形式的要求。那么,保险合同是否属于这种类型呢?根据《保险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并在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中载明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经投保人和保险人协商同意,也可以采取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书面协议形式订立保险合同。”由此可见,保险合同不是法定的书面合同,保单的签发只是保险公司的一项义务,而不是合同成立的条件。因此,在本案中,保险单上的内容虽然重要,但只是一项证明。合同应反映当事人在合同订立时的真实意思表示,只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保单内容与合同内容不符,被保险人就有权获得赔偿。
此外,被保险人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没有任何过错,错在保险公司的经办人员,因此不能因保险公司的过错而让被保险人遭受损失。
根据以上分析,被保险人有权要求保险公司按实际情况修改签单日期和起保日期。同时,由于保险公司经办人员的过错,保险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被保险人因此遭受的损失。
自杀及自杀条款的概念、性质与意义。自杀条款是保险合同中对于保险人在一定期限内故意自杀导致的死亡不负给付保险金义务的约定,作为寿险合同的免除责任条款。根据保险法规定,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退还已支付的保险费。保险业将自杀列为除外责任,是因为
交通事故伤者拖延住院的维权方法,包括拒绝支付医疗费用和保留垫付费用的票据等策略。同时介绍了直接走保险程序的流程,包括报案、查勘定损等环节,并详细说明了保险公司的定损流程,包括现场查勘定损、远程定损、驻点评估机构的定损等处理方式,如与保险公司有争议可通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郑州分公司与中国外运河南公司之间的货物运输保险合同赔偿纠纷。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失,外运公司向保险公司索赔。法院认为根据合同约定,保险公司应对货物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并判决保险公司赔偿外运公司相应的损失金额。
农场依据保险合同的规定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经过调查后认为肇事的2辆车均是保险公司曾书面建议农场停产大修的车辆,农场不听建议,造成了保险事故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产保险合同条例》第13条规定,保险费方对此不负赔偿责任。但是保险公司不但拒绝赔偿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