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房东想要独吞拆迁补偿是不合法也不合理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商铺停产停业损失补偿如何分配,主要看合同约定。
商铺拆迁补偿:承租人的权益应得到保障
背景
在黑龙江某地,周先生租用了一处面积超过1400平方米的商铺,用于经营老年公寓。然而,经过3年的经营后,他面临了商铺被拆迁的困境。尽管租赁合同仍在有效期内,但房东却打算将全部拆迁补偿款据为己有,对周先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问题
在商铺被拆迁的情况下,承租人是否有权获得补偿?拆迁补偿款应归房东还是承租人?下面我们将通过这个案例来具体分析相关的法律关系。
案例分析
周先生于2015年7月份租赁了房东的商铺,面积为1400多平方米,用于经营老年公寓,并与房东签订了为期5年的租赁合同。合同明确规定,如果商铺在经营两年内被征收,周先生将无法获得任何补偿,所有补偿费用都归房东所有,包括装修费、停产停业损失费和搬迁费等。面对房东的不合理要求,周先生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在签订合同时未予以重视。在正式接手商铺后,周先生精心设计并投入了大量心血。他在两个月内花费了近40多万元对商铺进行了全面装修,并办理了相关营业执照等证件。经过3年的经营,他突然收到政府通知,称将对整个片区的商铺进行征收和拆除,而他的商铺恰好位于其中。不久后,评估人员来到商铺进行评估,并对装修补偿和停业损失进行核算。最终,补偿款超过50万元。对于这个结果,周先生感到满意,他计算着根据合同约定的两年内零补偿的规定,自己已经经营超过两年,因此这笔补偿款应当属于他自己。然而,事与愿违,房东不久后与征收方签订了补偿协议,并获得了合理的拆迁补偿款。接下来,房东对周先生态度强硬,并要求他一个月内搬离商铺,但却完全不提周先生应得的补偿款。面对这一结果,周先生感到困惑,他与房东进行了理论交涉。房东表示商铺属于他的,合同约定了租赁方在两年内无权获得补偿。周先生拿出当初签订的合同,明确指出经营两年内的拆迁零补偿规定。然而,双方陷入僵持,最终房东直接挂断了电话,无论周先生如何联系,房东都不接电话。面对这一情况,周先生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他咨询了手心律师团,希望了解如何争取自己应得的合理补偿。
法律规定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时,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应包括以下内容:(一) 被征收房屋的价值补偿;(二) 因征收房屋而产生的搬迁和临时安置补偿;(三) 因征收房屋而产生的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根据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对因征收房屋而产生的停产停业损失补偿,应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进行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补偿分配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可知,商铺拆迁除了补偿房屋本身的价值外,还包括装修和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然而,商铺拆迁中停产停业损失补偿的归属,需要根据商铺租赁合同的约定来确定。在本案中,房东与承租人明确约定,在经营两年内发生的拆迁补偿款归房东所有。然而,事实上该商铺的经营已超过两年,因此拆迁补偿中的停产停业损失补偿应归承租人即商户所有。因此,房东试图独吞拆迁补偿款既不合法也不合理。当事人完全可以通过诉讼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