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买卖交易是市场上很重要的买卖行为,其牵涉着公民个人巨大财产的转移。
因此,在房屋的买卖交易上发生的纠纷也非常之多。
再加上城镇化的征收拆迁,房屋买卖交易更显得复杂繁琐,尤其是买卖被征收拆迁的房屋。
如若处理不好,则会侵害几方的公民利益。
今天,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拆迁律师来给您讲讲,在实践当中,很多被拆迁人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即:房屋买卖交易完成,但还未过户。
此时如遇到征收拆迁,这个房屋的拆迁补偿款是该给卖家呢?还是给买家?
在拆迁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卖家与买家本已达成了房屋买卖合意,且买家支付了定金或是房屋的全部的价款,但由于各种原因可能还未来得及办理房屋的过户登记。
这时候遇到房屋拆迁了,房屋的拆迁补偿比原来该房屋的交易的价格,翻了数倍。
面对巨额利益,卖家和买家都会以自己享有房屋拆迁的补偿主体资格而争抢征收拆迁补偿款。
那此时房屋征收拆迁补偿款到底该给谁呢?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该规定的意思是说:房屋买卖如果没有办理房屋的过户登记,即使买家付了钱,该房屋的所有权人还是卖家。
卖家还能对房屋实施一切权利。
而此时对于交了钱的买家来说,卖家只是欠债的人,买家有权根据买卖合同约定要求出卖人交付房屋、配合办理过户登记。
而根据《征收条例》第2条规定,房屋征收的补偿对象为房屋所有权人。
综上:如果房屋买卖仅完成了交易行为,而没有办理房屋的过户登记,房屋的征收补偿款项是应该给付给原卖家(即房屋所有人)的。
而此时对于买家的损失,买家可通过提起违约等赔偿诉讼,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房屋买卖不及时办理过户登记,买家的风险是比较大的。
同时,买家支付了购房款既未获得交易房屋的产权,也未获得房屋征收补偿,虽然其可以通过合同向出卖人主张违约赔偿,但却无形中加剧了社会矛盾的产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非常不利。
所以,房屋买卖,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都要积极履行房屋买卖的所有程序,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麻烦。
上述法理仅是框架性的逻辑,不针对个案。
个案中,房屋纠纷和涉及的法律关系要复杂得多,再加上征收拆迁政策性也比较强,所以还需要律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棚户区改造中的房屋征收问题。棚户区改造是中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而推出的一项工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根据相关规定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也明确了相关标准。针对危房棚户区的改造
土地流转补偿标准的相关内容。文章详细列举了征收不同性质的土地,如耕地、基本农田、林地等,以及各种用途的集体建设用地的补偿标准。同时,还介绍了其他税费、房屋补偿以及其他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标准。
征地拆迁中涉及的主要主体及其职责。包括拆迁人、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拆迁实施单位、拆迁评估机构、房屋拆除单位和拆迁管理部门等。同时,文章介绍了我国法律对征地拆迁主体的相关规定,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征收与补偿等方面的内容。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
无证房屋拆迁补偿比有证房屋低的问题。对于无房产证的合法建筑,如果当事人对补偿不满意,可以选择不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并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文章还介绍了拆迁补偿协议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无效判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