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离婚时的房产分割。本文通过孔女士与丈夫离婚如何分割单位分配的房子问题的解答,具体介绍了购房合同的效力,房屋产权的归属,离婚房屋的分割等几方面的内容。
离婚时房产应该如何分割
孔女士:
我丈夫在2002年从单位分得两居室住房一套,建筑面积约80平方米,当时按房改政策以成本价购买了此住房。我丈夫在与单位签订购房合同时,单位统一要求购房职工在购房合同中写明,购房人应当自购买住房后继续为单位服务5年,服务满5年的,发给产权证;服务不满5年的,每差一年,须向单位支付总房价款20%的违约金。现在我因与丈夫感情不合,正在办理离婚手续,我很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离婚,房产将如何分割。
手心律师解答:
离婚时房产的分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才能确定分割的方式和分割的份额。你来信所提的问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问题,其特殊性在于你们的房产涉及房改政策以及购房合同中所附条件的有效性问题,现就这些问题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关于购房合同的效力
从信中介绍的情况看,这是一个附条件的购房合同,它与一般的购房合同有两点明显不同。其一这是一个购买房改房的合同,它除了要符合一般法律规定以外,还要符合房改政策的规定;其二这是一个附服务期限的购房合同,它把房屋买卖关系和劳动关系这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组合在一个合同之中。房改政策规定,售房单位在出售公有住房时,对本单位职工和已调离的职工应当同等对待,不因购房人是外单位职工而采取歧视性政策。信中的售房单位对所有购房职工实行统一的规定,购房人也认可并同意合同中所附的条件,该合同没有违反房改政策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因此合同是有效的。
二、关于房屋产权的归属
按照我国房地产登记制度的有关规定,确定房屋权属的依据是房屋所有权证。尽管售房单位将在服务期满之后,才将房产证交给购房人,在此之前房产证由售房单位保存,但这并不能改变购房人拥有房屋产权的事实。合同中所附的条件如果发生,购房人将按照合同的约定向售房单位支付违约金,但并不交回房产,购房人仍旧是该房产的房屋所有权人。
此外,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的之外,归夫妻共同所有。故上述房产应当确认为夫妻共同财产。
三、离婚时房屋产权的分割
鉴于该房屋是你们夫妻的共同财产,因此在离婚时应进行分割。但由于该房屋不同于一般的房屋,它附有一个在将来可能发生的债务,这个可能发生的债务是因夫妻共同的房产而发生的,理应由夫妻共同承担。
因此在解除婚姻关系时,可以先按常规的离婚房产分割的原则对该房产进行分割,对将来可能发生的违约金,可以约定在发生时,由双方按房产分割的比例共同承担,如果购房人服务期满5年,没有发生违约,则双方均不承担违约金。
《民法典》与《婚姻法》中关于离婚房产归属问题的规定。父母离婚时将房产赠与孩子需过户后才生效,未过户期间房屋仍属于夫妻双方。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对双方有法律约束力,但如果出现欺诈、胁迫等情形,可以请求变更或撤销。对于已交付给子女的房屋,即使未过户,
离婚房屋贷款变更手续的法律要求。夫妻双方协议分割房产时需注意银行是否同意变更主贷人或减少共同抵押人。办理银行贷款变更手续时,双方需亲自到场,若一方不能到场可委托律师办理。不涉及贷款的房产过户需双方到场,离婚协议应明确不履行义务的惩罚措施。离婚后房屋权
离婚时商品房的财产分割规则。对于婚前全款购房,如果房产证登记在购房人名下,则属于婚前财产,离婚后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对于婚前双方共同出资购房但房产证只有一方名字的情况,如果无法证明另一方出资或赠与,则无法分割房屋。此外,按揭购房和双方父母共同出资购房
房屋赠与合同违约的赔偿责任及赠与人不再履行赠与义务的条件。在普通赠与合同中,赠与人通常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当涉及社会公益或经过公证的合同时,赠与人可能需承担违约赔偿责任。此外,当赠与人经济状况显著恶化并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家庭生活时,可不再履行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