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伤残解除合同赔偿的法律规定和标准
时间:2024-02-15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员工伤残解除合同赔偿标准及程序
一、员工伤残解除合同赔偿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相应的赔偿。具体赔偿包括: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支付一定月数的本人工资,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 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按月支付一定比例的本人工资,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若伤残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 退休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当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则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 基本医疗保险费: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二、离职鉴定工伤
职工在辞职后,仍可根据工伤鉴定结果享受相关待遇,具体如下:
- 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社保局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伤残等级一次性支付伤残补助金,用人单位按照伤残等级一次性支付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
- 未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所有费用按照伤残等级由用人单位支付。伤残等级的补助金额度由所在地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具体规定。
此外,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已评定伤残等级且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工伤职工,可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根据自理能力程度分为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和部分不能自理三个等级,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和30%。
三、工伤鉴定的程序
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需携带相关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具体程序如下:
- 职工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和相关诊断材料,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以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在每周一、二、三、五前往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 鉴定者将携带的材料交由专家确认后,缴纳鉴定费用200元。若材料不全,可先办理委托诊断后再进行鉴定。
- 鉴定机构每周四定期召开鉴定会,做出伤残等级或结论,并予以公布。
- 自鉴定材料收下登记之日起15日后,单位劳资人员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及所收全部材料。
以上是关于员工伤残解除合同赔偿标准及程序的相关内容。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进行赔偿。如有其他法律问题,请在手心律师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劳动能力鉴定中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分级系列包括一系列极度严重的身体损伤情况,如极重度智能损伤、四肢瘫肌力严重丧失、重度运动障碍等。同时,文章也涵盖了不同系统受损的情况,如肺部、肝脏、肾脏等。分级细致,涵盖了多种可能出现的伤残情况。
-
违法建筑买卖合同是否受理问题的探讨
违法建筑买卖合同及无房产证买卖合同的受理和生效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违法建筑不得登记和转让,而无房产证的房屋买卖合同需考虑多种因素。合同应当遵守,但在发现合同存在无效事由时,应及时解除合同以避免损失。
-
解除合同协议书的有效性问题
关于解除合同协议书的有效性问题,详细介绍了《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以及需要遵守的程序和通知要求。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劳动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条款和注意事项。
-
开发商未按期交房应赔偿违约金
开发商未按期交房应赔偿违约金的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开发商延迟交房,购买者有权要求支付违约金,若经过催告后三个月仍未履行,购房者可要求解除合同。赔偿计算方式包括双方协商和评估,但违约金和损失赔偿不能同时适用。
-
疑似职业病离职可要求赔偿吗?
-
公司解散员工补偿的法律规定
-
保险公司的押金退还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