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被迫辞职是否有权获得补偿
时间:2024-01-31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如何认定单位逼迫员工辞职
一、单位擅自变更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部《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和最高法2001年的相关解释,如果公司未经协商擅自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停发工资、停缴社会保险,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意向,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公司应补发拖欠员工工资,给付经济补偿金,并可支付赔偿金。
二、员工被迫辞职的补偿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如果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金,并可支付赔偿金。因此,如果是用人单位违约在先,导致劳动者被迫辞职,用人单位不仅无法免除给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还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员工被迫辞职能否得到补偿
一、劳动部规定的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部的通知,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然而,这个规定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第十五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金,并可支付赔偿金。因此,如果是用人单位违约在先,导致劳动者被迫辞职,用人单位不仅无法免除给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还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建议设立推定解雇制度
针对目前企业逼迫员工辞职现象的严重性,有关人士建议设立"推定解雇制度"。该制度旨在防止企业采取各种手段迫使员工离职,例如调换岗位、下放基层、降低待遇、长期出差、明升暗降等。如果员工不愿意接受这些变动而辞职,他们实际上被雇主变相解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雇主既没有正当理由解雇,又没有提前通知,雇主应对逼迫员工自动辞职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如果在劳动法中增设此制度,企业逼迫员工辞职的行为将会减少,员工的职业稳定性将会增加。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及其职责,包括公务员主管部门代表、聘任单位代表、工会组织代表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员工违纪时公司扣工资的合法性,包括代扣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用等,以及公司可以扣发员工工资的其他情况,如劳动合同约定和公司规章制度等。此外,还指
-
一、辞职是否属于自然减员
辞职是否属于自然减员,并介绍了企业职工减员的三种方式:自然减员、提前退休赎买和暂时解雇。自然减员是由于员工离职、死亡和退休等原因导致的减员情况,企业通常采取其他方法来建立员工队伍以应对人员流动。提前退休赎买是一种促使年长员工提前离开的方式,暂时解雇则
-
如何判定严重失职行为
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如何判断其是否因严重失职行为给用人单位带来重大损失。文章介绍了两种严重失职行为,包括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为和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并以一个大型中外合资企业案例说明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企业依据明确的规章制度,成功证明了
-
事业单位自动离职的认定
事业单位自动离职的认定标准及相关法律问题。包括劳动者离岗未归的主观意愿、未履行手续或未经批准以及超过规定时限的认定。同时,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需审查其合法性,包括规章制度合法性、解除劳动合同决定的合规性。在处理劳动纠纷时,既要保护劳动者权益,也要
-
辞职合同的法律要求
-
自动离职是否会导致工资扣除?
-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