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国家赔偿 > 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归责原则重塑

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归责原则重塑

时间:2024-04-15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8643

重新构建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必要性

一、现行国家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家赔偿制度实施以来,现行国家赔偿制度已经暴露出一些缺陷,需要重新修订国家赔偿法。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重构国家赔偿归责原则。

二、我国《国家赔偿法》上的归责原则及其理论解读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1款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归责原则是违法责任原则。

然而,民法学界对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存在不同的解读。一些学者认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应当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这种解释认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是国家自己的违法或过错,也不是国家无过错。

三、对我国《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的反思

我国《国家赔偿法》实施10余年来,现行一元化归责体系的弊端已经充分暴露。主要问题包括:

1. 理论上对"违法"的广义解释在实践中却被转化为狭义的"违法",导致一些应当属于国家赔偿范围的事项逃脱了国家赔偿。

2. 广义"违法"的解释在中国没有制度与传统基础,实际操作性不强。

3. 狭义违法归责不能完全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过错下的责任问题,不符合一般的侵权责任原理。

4. 一元化的归责努力,不能够适应国家职权行为实际范围的需要。

5. 违法归责原则会造成侧重于对国家机关行为的法律评价上,而忽视了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是否受到损失以及这种损失是否应当由其自己承担的考虑和关注。

四、重新构建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必要性

为了解决国家赔偿归责领域的问题,我们需要构建起行政执法行为适用违法或过错归责原则、行政事实行为适用过错归责原则、刑事司法行为适用结果归责标、公共设施致人损害赔偿责任适用危险责任归责原则、国家合法行为造成损害适用公平原则的多元化归责体系。

这样的多元化归责体系可以更好地适应国家职权行为的多样性现状,保护受害人的权益,并提供更公正的赔偿与救济。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体系重构

一、引言

国家赔偿的本质是对因受到公共职权行为侵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进行救济。然而,现行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违法归责原则存在问题,导致国家机关不承认自己的行为违法,从而增加了受害人获得赔偿的难度,限制了国家赔偿的范围。因此,需要对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体系进行重构,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并实现国家责任的协调统一。

二、重构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体系

1. 一般的国家侵权行为适用违法或过错归责原则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共职务行使公共权力时,如果违法或过错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损害,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违法和过错都被视为一般的归责原则,并且二者处于选择关系。这样的设计符合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的需要,也符合一般侵权行为法的规律。具体来说:

1.1 行政执法行为首先适用违法归责原则,在一定情况下也适用过错归责。

行政执法行为是行政主体执行法律的行为,包括制定行政规范和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归责原则适用于行政执法行为是否与法律法规一致的判断,只要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并造成损害,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过错归责原则适用于行政执法者存在过错并造成损害的情况。

1.2 行政事实行为主要适用过错归责原则。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基于职权职责实施的不直接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如果行政事实行为存在过错并造成损害,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行政事实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并造成损害,也应承担赔偿责任。

2. 特殊行为的国家赔偿归责标准

2.1 抽象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只适用违法归责原则。

抽象行政行为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其违法与否可以直接判断。如果抽象行政行为合法造成损害,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仅当抽象行政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并造成损害时,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

2.2 刑事司法行为适用结果归责标准。

对于合法的“错拘、错捕”,应采用结果归责标准,即只要受害人所受到的损害不是其应当承担的,而是国家司法机关造成的,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结果归责标准包括合法的司法行为和违法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

三、结论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体系应重构,以违法或过错为一般的归责原则,并针对特殊行为适用结果归责、危险责任和公平责任等其他辅助归责标准。这样的调整可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并实现国家责任的协调统一。在具体的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事实行为中,违法归责和过错归责的适用会有所不同。同时,对于抽象行政行为和刑事司法行为,应分别适用违法归责和结果归责标准。这样的重构将使国家赔偿的归责体系更加完善和无漏洞,为受害人提供更好的救济。

结果归责原则在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中的适用

结果归责原则适用于公安、检察机关和法院在实施刑事诉讼法中的行为,包括拘留、逮捕和有罪判决等刑事司法行为。此外,结果归责原则也适用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法院的司法行为,例如罚款、拘留、证据保全和执行判决裁定等行为。只要这些行为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并且这种损害没有法律依据,不论这些行为是否违法或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国家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采用结果归责原则对于这些司法行为是符合司法权的本质,也符合保护受害人权益的需要。

公共设施致人损害赔偿责任的适用

公有公共设施是由行政机关或其特许的公务法人设置或管理,供公众使用的设施,包括公路、铁路、桥梁、港阜、码头、堤防、下水道、车站、机场、自来水厂和煤气供应站等。如果这些设施的设置或管理存在缺陷,并且这种缺陷造成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国家也应当承担责任。国家有义务将这些设施维持在安全可供大众使用的状态,以防止危险或损害的发生。如果国家没有及时清除这种危险,国家就应当承担责任。这是基于危险责任原则的。只要根据公共设施的构造、性质等客观状况判断其缺乏通常应有的安全状态,就可以认定公有公共设施的设置或管理存在缺陷。例如,如果马路中间被废土堆积多日,市政府多次敦请有关部门清除,但由于废土太多,相关部门未能及时清除完毕。某日,一名中学生骑车撞上道路中间的废土,因颅内出血而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应当承担责任,因为废土存在于道路中间并没有及时清除,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并且造成了中学生的死亡,而不考虑相关机关是否已经对下级机关作出了部署。只要存在废土置于道路中间的情况,就对大众的安全存在高度的危险性,有关机关没有清除这种危险性,就存在可归责性,国家就应当承担责任。

公共设施致人损害赔偿责任的减轻

在判断和划分国家承担责任的范围时,也必须考虑设施设置或管理机关是否尽到了相当的注意义务。也就是说,只有当公共设施的设置或管理客观上存在缺陷,并且造成受害人权益损失时,国家才应当承担责任。然而,如果国家对防止损害的发生已经尽到了相当的注意,并且客观上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来防止损害的发生,国家就应适当减轻责任。国家有关机关的义务履行情况以及对于防止危险的发生的行为,是国家减轻责任的条件。减轻责任的大小应根据有关机关的义务履行情况、采取的防范措施的多少以及有效性等因素来判断。这样的安排合理地分配了国家和个人的责任,有效地防止了国家责任过重的问题,也有利于调动公共设施设置或管理机关的积极性。

国家合法行为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

国家补偿是指国家对合法的公权力行为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损害所给予的补偿。国家承担对合法行为造成当事人权益损害的责任的依据是公平原则。国家补偿的依据是公平责任原则。国家补偿是维护公共利益与受害人权益之间协调与公平的制度。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损害了个人利益,受益公众就应当对受损害的个人利益进行补偿。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公平原则,否则对受损失人是极大的不公平。国家对受损失人权益补偿的责任以公平原则为标准,合理地处理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国家补偿的范围既不是完全补偿,也不是完全不补偿,而是公平补偿。公平补偿责任要比完全补偿责任低。这也是我们认为国家补偿不是结果归责的原因,因为如果采用结果归责标准,国家补偿的范围将是完全补偿责任,这不符合国家补偿的本质,也不符合公共利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能力丧失国家赔偿标准

    国家对于公民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标准及相关事项,包括律师费用及劳动争议处理办法。对于遭受侵权行为造成劳动能力丧失的受害者,可以获得包括医疗费、护理费在内的赔偿金,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劳动赔偿中律师的收费标准以及

  • 搬迁国家怎么赔偿标准

    搬迁国家时的赔偿标准问题,详细介绍了房产补偿金、提前搬迁奖励、政策性补贴、政策性补偿以及政策性补助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对于水库搬迁,也依据地区实施的拆迁赔偿准则进行合理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合法补偿、搬迁及临时安置费用的补偿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 迁坟国家赔偿标准

    迁坟国家赔偿标准,包括砖砌或水泥建造的坟墓、骨灰盒式坟墓以及已埋土坟的补偿标准。具体补偿金额根据地方政策和实际情况而定。此外,《国家赔偿法》对侵犯公民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的赔偿标准也进行了说明。申请国家赔偿的标准是按照申请时去年的规定计算。

  • 在农村煤矿占地怎么赔偿

    农村煤矿占地赔偿的问题。对于行政占地,没有赔偿金只有补偿金,补偿标准由地方政府自行规定。征收土地需依法批准后公告并实施,包括开展现状调查、风险评估、公告补偿标准等。征地赔偿和征地补偿存在区别,前者基于征收方的违法行为,后者基于依法征收行为。两者的目的

  • 国家赔偿以什么为主要方式,国家赔偿的受理程序是什么
  • 诈骗取得国家赔偿算是诈骗吗
  • 目前我国的国家赔偿分为哪几种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