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人如何合法索赔迟延交房违约金
时间:2024-01-17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开发商迟延交房购房人如何索赔违约金
购房人索赔违约金的数额确定
购房人在开发商迟延交付房屋的情况下,想要确定索赔违约金的数额是一个关键问题。然而,由于不同案件具体情况不同,无法一概而论。下面将公布一起本人代理的案例,该案例中购房人获得的违约金数额最高,供大家参考。该案例中购房人获得的违约金数额为734053.64元。
案例背景
2000年8月16日,购房人与开发商签订了合同,购房人购买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小庄6号中国第一商城丹佛豪园的房屋,建筑面积为200.64平方米,每平方米价格为10667元,总价款为2138307元。双方约定交付日期为2001年6月1日,开发商应提交建筑工程质量合格证和实测面积数据等文件。如果开发商逾期交房,自约定交付日的第二天起,每逾期一天,开发商应向购房人支付已付房价款的万分之三作为违约金,超过90天的逾期,购房人有权解除合同。双方还签订了付款补充协议,约定购房人分期支付首期房款的20%,即428307元,购房人在签署合同时需支付总房价款的5%,即107561元,购房人同意将未付首期房价款的余额15%,即320746元,按20年期限,每年分12次等额支付给开发商。购房人后来办理了171万元的银行贷款,尚欠开发商311394元首付款。2006年12月13日,开发商向购房人发出了交付房屋的通知,表示房屋于2006年11月30日具备交付条件,购房人也办理了入住手续。购房人要求开发商支付迟延交付房屋的违约金,按已付购房款总额的万分之三计算。购房人认为,由于开发商迟延交付房屋,购房人可以拒绝支付剩余首付款,并可以以已发生的违约金抵扣购房款。开发商认为,开发商没有违约行为,购房人违反了付款补充协议的约定,未按时支付约定的金额,因此开发商可以不交房。开发商认为,违约金的计算基数不应包括银行贷款。
仲裁庭裁决
仲裁庭认为,由于开发商自身原因直到2006年11月30日才具备交付房屋的条件,开发商迟延交付房屋违反了合同约定,属于违约行为,开发商应承担违约责任。虽然购房人违反了付款补充协议的约定,但由于开发商当时也不具备交付房屋的条件,开发商不能以此作为迟延交付房屋的抗辩理由。仲裁庭认为,根据购房人实际支付的房价款1826913元为基数,按照日万分之二的标准计算违约金,数额为734053.64元。对于开发商主张违约金基数不包括购房人的银行贷款部分,仲裁庭认为这违反了公平原则。购房人已经办理了房屋贷款并支付给了开发商,购房人承担了偿还银行贷款的义务,这是购房款的一部分,仲裁庭不支持开发商的主张。综上所述,尽管购房人存在迟延交付购房首付款的行为,但由于开发商本身尚不具备交付房屋的条件,仲裁庭认为开发商不能以购房人迟延交付部分首付款作为抗辩理由。因此,仲裁庭裁决开发商向购房人支付734053.64元的违约金。该违约金高达房屋总价款的三分之一,充分维护了当事人的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证担保范围的约定
保证担保范围的法律规定及实际操作。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等,并可根据保证合同进行约定。保证人在债权转让时应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但在债务转让或主合同变更时需取得其书面同意。保证范围可因主债务减少而减少,新增债务需经保证人同意担保。
-
借款合同担保的无效情形
借款合同担保的无效情形,包括担保主体不合格、单位内部机构或职能部门的担保无效、公司董事、经理的私自担保无效、欺诈、胁迫、恶意串通造成的担保合同无效、以禁止流通物提供担保的合同无效、未经批准及无权设立的对外担保无效以及主合同无效等情况。同时,文章还涉及
-
开发商违约交房的情况下的法律应对措施
开发商违约交房时,购房者的法律应对措施。包括行使合同解除权、要求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对于合同解除后的违约赔偿,主要是对违约方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关于违约金数额的约定和调整方法。
-
中国境内机构能否自主对外担保
中国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的相关问题,阐述了境内机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金融机构等不能自主对外担保的原因。对外担保包括保证、抵押或质押担保等,但留置和定金不包括在内。根据担保法和司法解释,某些对外担保的合同无效,如未经批准或登记对外担保、为境外机构向境内债权
-
违约金合同范本
-
延期交房违约金起诉书
-
担保合同中的保证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