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六条规定,当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时,若劳动者已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并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竞业协议的有效性与劳动者是否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有关。如果劳动者已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即按照协议约定不从事与原用人单位竞争的工作或从事竞争行为,那么竞业协议将被认为有效。
当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时,应按照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进行支付。如果该比例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那么应按照最低工资标准进行支付。
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支付标准。竞业限制是保护商业秘密的手段,对劳动者自由择业权利进行限制。补偿金的支付时间应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支付标准和形式可由当事人约定,若无约定,可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确定。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协议生效前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
张某起诉黄某违反竞业禁止义务一案。黄某退股后仍从事物流经营业务,导致张某经济损失。经过庭审,法院判决黄某赔偿张某各项经济损失共计48万余元。竞业禁止义务指禁止相关人员从事与原单位有竞争的业务或成立同类企业。黄某未遵守协议约定,违反了竞业禁止条款。
负有竞业限制的员工的举证责任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员工在提出竞业限制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包括竞业限制协议和履行情况等证据。用人单位掌握相关证据时应当提供,否则承担不利后果。申请仲裁时需提交书面申请或口头申请,并遵守竞业禁止期限规定,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公司解散后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解散后竞业限制协议无效,且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金时,劳动者可申请解除协议。文章还介绍了竞业限制的法律依据、适用范围、必要性及期限。竞业限制主要针对高级管理人员和知悉商业秘密的人员,范围需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