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第27条规定,用人单位在破产法定整顿期间或因经营困难裁减人员时,或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的标准工资。然而,如果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原国家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20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此外,主动辞职者还将无法申领失业保险金。根据国务院令第258号《失业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包括:按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其中,“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指的是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的人员。由于劳动者提出辞职不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范围,所以无法享受失业保险金。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避免支付经济补偿金,一些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写辞职报告或填写辞职申请表,声称只是履行离职手续。然而,事实上,这是用人单位设下的陷阱,劳动者要谨慎对待,以免上当受骗。
劳动者要注意的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没有经济补偿金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通过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强迫劳动者工作,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拒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等情况,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劳动者被解雇后,有权获得基于离职前平均工资和工作时间长短的经济补偿金。若劳动者的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则支付标准受限。同时,双倍工资与补偿金为不同概念,公司需依法支付两者费用。具体支付标准和情境有所区别,用
人事人员处理职工入离职手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合同解除通知期限、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离职工作交接、相关费用结算、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以及社保和公积金减员手续等内容。另外,还讨论了员工离职的两种情况,即员工主动离职和企业因员工不符合要求等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情
家暴离婚起诉书的撰写方式,详细描述了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以及原告提出的一系列诉讼请求。原告请求判决离婚,并要求抚养子女、分割财产、支付经济补偿金和精神损害赔偿金等。同时,原告陈述了结婚和子女出生的具体情况,以及离婚的理由和依据,包括是否存在家暴等法
员工离职后的工资支付问题。单位应在员工离职当天结清所有报酬和费用,不得克扣工资。只有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如代扣个人所得税、代缴社会保险费用等,用人单位才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一定费用。若单位拒绝结清工资或苛扣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