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祁是去年6月应聘到一家公司从事网络开发工作的,双方签订了3年期劳动合同。合同规定小祁试用期为3个月,月薪9000元,转正后为13000元。然而,小祁发现自己在试用期结束后的第一个月工资仍然是9000元,询问老板后得到的回答是因为他在试用期表现不佳。然而,老板无法提供具体的工作缺陷。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小祁发现自己的工资仍然停留在试用期的水平。
察觉到老板不愿加薪的真实意图后,小祁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去年12月初,他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一家新公司,并提前30天向原公司递交了辞职信。然而,原公司在20多天内没有回应,新公司催促他上班,小祁只能再次递交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原公司同意解除劳动合同,但拒绝支付试用期工资与转正后工资之间的差额,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
小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申诉。公司辩称没有克扣小祁的工资,因为公司已经批准了小祁的辞职申请。公司认为,小祁在未收到公司批复的情况下,又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然而,仲裁委裁决支持了小祁的请求。
律师李玲认为,仲裁支持小祁的请求主要是因为公司没有证据证明小祁工作不称职,因此公司克扣小祁工资的行为是错误的、违法的,应该予以纠正。劳动者在用人单位面前处于弱势地位,小祁找到新的就业机会自然不愿放弃,但又担心与原单位的合同关系处理不当会影响正常调离。小祁多次书面提出离职申请,但公司误解了相关法律规定,错误地认为只要不理睬小祁的离职申请,逼使其首先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就可以避免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争议司法解释》第15条第3项规定,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补偿金。根据这个条款,由于公司存在拖欠工资行为,小祁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做法是合理的,他有权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法》第31条规定,小祁在提前30天通知公司后,无论公司同意与否,双方的劳动合同将在30天后终止。小祁在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下直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是基于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因此,双方的劳动关系在小祁提出解除时即生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和第46条的明确规定,小祁的行为是合法的。如果这起劳动争议发生在今年,根据更加明确的法律规定,小祁的请求同样会得到法律的支持。
编辑推荐:
劳动者职业病维权难,难在哪?
离职赔偿金是否一次性发放及相关规定。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经济补偿。对于公司能否与员工协商约定经济补偿金的问题,虽然法律上允许双方协商,但协议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否则可能无效。员工应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对
女职工生育保险劳动纠纷的处理方法。文章介绍了女职工在生育保险方面可能遇到的劳动纠纷问题,如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争议。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多种处理方法,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建立有效的调解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等。同时,文章强调了女
关于调岗离职与赔偿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调岗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行为。如果劳动者因不同意调岗而离职,有权要求经济补偿。公司单方面调岗降薪属于违法行为,若公司采取不合理方式降薪迫使员工辞职,员工有权要求获得经济补偿金。但如果企业采取合
妇女产假工资的计算方法。文中详细说明了产前假、产假、产假工资以及男方看护假的具体规定。女职工的产假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难产、多胞胎生育、晚育等情况都有明确的产假规定。在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标准工资的标准支付假期工资。此外,单位可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