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涉外仲裁的进步

时间:2024-11-05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536

中国大陆外国投资者的仲裁选择问题

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大陆往往会选择仲裁作为处理争议的方式,并选择一家外国仲裁机构进行听证和裁决,以确保中立和可预知的结果。

仲裁机构选择的背后假设

外国投资者选择外国仲裁机构的背后假设是,境外的仲裁机构能够提供中立和可预知的结果,从而管理风险并尽早解决争议。在中国,一旦仲裁裁决作出,通常是不可对外国仲裁裁决提起上诉的,因此仲裁裁决具有最终性和强制力。

中国法院在仲裁协议有效性问题上的适用法律

然而,最近的决定表明,中国法院在决定仲裁协议是否有效时一直在适用当地法律。

商业合同和仲裁协议的适用法律

商业合同的适用法律通常由合同条款明确指定。然而,仲裁协议在法理上与商业合同的范围不同且独立,这一点往往被忽视。

这意味着,仲裁协议和实质性的商业合同可能适用不同的法律,为仲裁协议选定适用法律是不寻常的。

中国法院的适用法律问题

中国法院在涉及仲裁协议的法律问题上一直在适用不同的法规。在某个案件中,法院裁定仲裁协议的适用法律应与更广泛的合同的适用法律一致。这样的裁定可能使仲裁协议失去法律效力,包括那些使用国际商会推荐的标准文本的协议。

相反地,如果一方选择让国际商会在巴黎进行仲裁,可能会被迫进入中国的法院诉讼程序,从而拖延时间。这是许多合同起草者忽视的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的新解释

幸好,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其中一条明确规定,在决定涉外仲裁协议的有效性时,应适用仲裁地法律。

如果这一建议被采纳,将会加强许多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因为对仲裁协议合法性的异议将由仲裁国的法律决定,而不是中国的法律。这将推动中国朝着公认的国际惯例方向迈进,并有助于使商业协议产生可预见的结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七章涉外民事关系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在涉外民事关系方面的规定。文章明确了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纠纷仲裁的适用规则,包括涉外仲裁委员会的设立、聘任外籍仲裁员、证据保全程序、仲裁庭的笔录和证据要点、撤销与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形,以及涉外仲裁裁决在外国的承认和执行等内容

  • 仲裁裁决撤销程序的法律背景及评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生效后实施的仲裁裁决撤销程序及其法律背景。该程序的设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当事人权益并借鉴了国际先进做法,但同时也出现了监督程序缺陷及过度强调法院监督等问题。立法者在制定仲裁法时忽视了国情差异及法院自身监督的重要性。文章还提出

  • 仲裁裁决的申请条件

    关于涉外仲裁裁决的申请条件。首先,当事人申请仲裁裁决需满足双边条约或国际公约的相互承认和执行的条件。其次,仲裁程序必须是正当的且符合规定的仲裁法或选定规则。此外,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还需满足已经生效和具有执行内容的要求。最后,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文件是

  • 当事人如何在涉外仲裁中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作为中方当事人,选择仲裁机构时应尽量选择在本国或本地的仲裁委员会。这样不但联系方便,而且对仲裁适用程序、适用法律等一般了解多一些,有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应当学习和了解仲裁法律知识,熟悉仲裁程序和适用法律,以便及时、充分地做好准备,争取仲裁的

  • 国际商事仲裁机构仲裁规则规定的区别之处
  • 需要执行的财产不在我国领域内如何处理
  • 我国涉外仲裁的司法支持和监督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