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法院乃至于我国的涉外仲裁机构应加强对“纽约公约”的理解适用和对“纽约公约”严肃性、权威性的尊重。这不仅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上的法治水平和声誉,而且它将成为考评我国国际投资和贸易法律环境的重要因素。
在处理国际商事仲裁时,应注意仲裁协议中规定的争议事项是否可进行仲裁,并且必须符合当事人选择的法律,但同时不得违反执行地国的法律规定,以确保其不会违背执行地国的公共政策。如果当事人未作出选择,则应符合裁决作出地国的法律,但也不得违反承认与执行国的法律规定。
随着我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主权,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主权以及台湾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大陆与这三地区的民商事交流日益频繁,导致越来越多的民商事仲裁纠纷。然而,由于历史、政治、法律和现实交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个国家四个法域的复杂法律体系。目前,在一国三地相互间的民商事仲裁的承认与执行方面,虽然也有一些法律依据可参考,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滥用公共秩序保留导致相关仲裁裁决不予执行,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不一致或不完善导致仲裁裁决无法执行等。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法律界的关注和深入研究与探讨。
总之,笔者认为,在中国大陆与港、澳、台三地的民商事仲裁的承认与执行问题上,不应视为其他多法域国家内平等法域之间的区际法律关系,也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多法域国家的做法。应本着坚持“一国两制”的政治体制原则,通过协商一致才能有效地处理好相互间的民商事仲裁的承认与执行问题。此外,其他国家在处理这一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涉外及商事纠纷的仲裁机构,主要介绍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前者主要处理涉及契约或非契约性的经济贸易等争议,后者则主要处理海事方面的争议,如船舶救助、碰撞、经营等争议以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损害的争议。两个机构均为我
仲裁裁决的撤销及其依据,包括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和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理由的默示放弃制度。撤销仲裁裁决是为了监督国际商事仲裁活动,实现国家的司法干预和控制。各国立法中,法院撤销仲裁裁决的理由包括仲裁协议无效等。默示放弃制度符合禁止反言原则和诚实信用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程序,包括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期间、管辖法院以及人民法院对申请的处理。申请撤销仲裁裁决需满足主体为仲裁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应予撤销等条件。法院会根据不同情况作出撤销裁决或驳回
全球范围内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的设立情况,包括国际知名仲裁机构以及中国的涉外仲裁机构。文章介绍了仲裁机构的性质、任务,并详细阐述了仲裁程序、适用的实体法以及仲裁审理的形式。这些机构并非司法部门,而是依据法律成立的民间机构,主要处理国际商事争议。仲裁程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