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并非天生就经济发达,考察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从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发展起来的,而且这个“赶超”过程与产业保护、贸易保护紧密相连。
例如,英国在15世纪到17世纪,通过一系列的幼稚产业保护政策,促进了羊毛纺织业的发展,推进了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德国在李*特的贸易保护理论体系指导下,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制度对国际贸易进行干预,以高关税保护相关工业,促进了德国生产力的发展,并于19世纪末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工业国之一。
美国从来就不是自由贸易坚定的信奉者。美国在独立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其经济发展受到英国政府的严格控制。英国为了保护本国制造业的发展,鼓励包括美国在内的殖民地进行初级产品的生产,从而为英国的制造业提供廉价的原材料;但严格限制它们发展制造业,以避免对英国本土企业形成竞争。
美国独立以后,以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山大·**尔顿为代表的**工业利益集团极力推动制定贸易保护措施。**尔顿在《有关制造业的财政部部长报告》中提出,如果美国政府不对幼稚产业进行保护,国外竞争将使美国无法建立起能够很快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产业。
当然,**尔顿的主张不符合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因此,受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当时并没有制定具有足够保护力度的关税政策,平均关税大约为12.5%。
美国真正实行高关税始于1812年英美战争,为了满足战时支出增加的需要,美国调高了关税税率将近1倍。由于关税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美国幼稚产业的发展,因而战争结束后,高税率不仅没有降低,而且还逐渐提高了。到1820年,美国制成品的平均关税税率达到了40%。
但高关税再次遭到**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从19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美国的关税水平有一定的降低。南北战争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同样以满足战时支出为理由,关税被大幅度提高了。北方的胜利使得**利益集团所强调的贸易保护主义得以顺利实行,南北战争结束后,其他税率都降低甚至取消了,但关税仍维持在战争时期的高水平。
美国以高关税为特点的贸易保护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虽然期间关税的水平有所起伏,但贸易保护的主基调一直没有改变。二战结束后,美国已经真正确立了世界工业霸主地位,才开始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所以,尽管美国是当今世界自由贸易最主要的鼓吹者和推动者,但回顾历史可以看出,美国的强大离不开贸易保护。因此,法国经济史学者**·巴罗克(PaulBairoch)把美国称为“现代贸易保护主义的发源地和堡垒”。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积极影响表现在市场化程度提高,保险品种增加,开拓国际保险市场并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然而,国内保险市场受到冲击,管理难度加大,人才队伍不稳定等消极影响也随之而来。对此,应采取逐步开放市场、适当限制外资企业进入、选择合适
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性质及保护内容。首先指出绿色贸易壁垒的合法性,它是通过一系列国际和国内公开立法来规定和实施的。其次,阐述了其保护内容的广泛性,涉及资源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商品生产和销售规定。再次,指出绿色贸易壁垒具有隐蔽性,不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其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的关系。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利用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对国际贸易形成限制效果的措施。世贸组织的《TBT协定》旨在消除不必要的障碍和不合理歧视,保护出口产品的质量,并确保措施的实施与协定相一致
中国保险公司在世界各主要港口和城市设立的国外检验代理人和理赔代理人的作用,以及进口货物索赔申请的程序和所需提供的单证。当进口货物发现残损或短缺时,进口方需立即通知保险公司并联合检验。保险公司将出具检验报告并承担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赔偿。对于涉及发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