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被视为一种策略而非战略,是一种短期行为而非长远的利益目标。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误解源于对其实质的不了解,错误地将其视为一种战略选择和长期利益目标。实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始终追求的是短期效益,而非长期效益。当然,在追求短期效益的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为本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然而,这只是一种直接与间接的关系,是目标与效果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混为一谈。
贸易保护主义有多种表现形式,征收惩罚性关税或实施特别保障措施只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在现实生活中,贸易保护主义可以通过双边谈判或国际贸易规则得以体现。在某些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还可能表现为政治利益与贸易利益的相互交换,以及军事利益、外交利益与贸易利益的相互融合。
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幼稚的想法是,它不仅会伤害他人,还会伤害贸易保护者自己。然而,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国家早已进行了精密的利益计算,不可能让贸易制裁措施伤及自身。因此,对抗贸易保护主义不能仅仅口头反对,而应采取具体措施进行消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短期的利益冲突,必须迅速作出回应。如果犹豫不决或缺乏应对方案,贸易保护主义者的阴谋必然得逞。实际上,当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时,由于中国缺乏足够的制裁方案,导致这些国家频频得手。
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如果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在环保方面的优势,制定对发展中国家过于苛刻的环境标准,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将贸易与环保紧密挂钩,这将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市场面临缩小的可能
文章着眼于中国入世之后,WTO大力促进贸易自由化,关税水平不断降低,各国频繁使用反倾销手段保护国内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反倾销具有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性质。文章以WTO反倾销协议为法律依据,介绍了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要件、国际反倾销的现状与特点,并分析了中国企
反倾销是GATT/WTO所认可的用于维护国际贸易秩序,规范、保护进口国产业免受不合理侵犯和对付不公平竞争的合法而有效的措施。但是,随着关税减让和传统的非关税措施的取消,反倾销越来越多地被各国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来使用,以至于完全违背了GATT/WTO反倾销立法的初衷。
中欧、中美纺织品争端,温州鞋被俄罗斯查抄,各国出台的技术标准,是2005年国际市场风云中备受人们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也是此类事件的高发期,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已进入贸易争端多发期,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义乌作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