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解除劳动关系 > 员工主动辞职 拿不到补偿金

员工主动辞职 拿不到补偿金

时间:2024-08-29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9316

员工主动辞职 拿不到补偿金

林某与福建某公司产生劳动纠纷,林某认为他是与单位协商后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金数万元。某公司却说员工是主动辞职,证据最终被法院采信。日前,鼓楼法院驳回林某要求单位支付补偿金的诉请。

林某在某公司工作10余年。2007年以来,他经常请病假。同年底,双方解除劳动合同。

林某拿到《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时,发现上面注明是他“主动辞职”。公司以此为由,拒付经济补偿金。

经市劳动争议仲裁委仲裁,驳回了林某的诉请。林某又向鼓楼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对方支付经济补偿金5万余元。

林某辩称,他与公司协商一致后,解除劳动合同。按规定,公司应按他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

某公司辩称,林某是以自身健康原因提出辞职,按规定可不支付补偿金。

林某向法庭提交的证据,无法证明双方是否经协商后解除劳动合同。某公司向法庭提交了林某辞职的电子文本的报告,并出示了证人证词,证明林某主动辞职。

法院认为,某公司提交的林某辞职报告,虽是电子形式,但符合某公司的工作特点,且有证人证言可以印证,因此法院确认林某为主动提出辞职。

根据有关规定,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法院遂驳回林某诉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职补偿金的月平均工资如何计算

    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方式。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离职补偿金依据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补偿标准取决于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同时,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行为违法,应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以保护劳动者

  •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问题。员工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书面递交辞职信。在离职后,员工必须办理工作交接,否则企业有权暂扣工资。虽然扣留档案和社保不符合劳动法规定,但企业可能会采取相应措施。因此,离职时应谨慎处理各项工作事宜以避免纠纷。

  • 企业裁减员工的条件

    企业裁减员工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企业需在满足一定条件并向工会或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方可裁减人员。裁减员工时,应优先留用特定人员。同时,公司裁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修订草案扩大了工会会员身份的条件范围,保障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企业在招聘员工后应进

  • 2020年离职赔偿金标准
  • 员工离职不签解除合同的处理方法
  • 主动离职有补偿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