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业人员应携带以下材料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镇劳动部门办理失业登记:
1.《身份证》
2.户口簿
3.3张一寸免冠照片
4.失业前身份的相关证明(如毕业证书、终止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劳改劳教释放证明、退学证明)
5.相关专业技能人员还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等级证书》
办理完失业登记后,失业人员将获得《失业证》。
(二)符合条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人员,在与用人单位终止(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工作关系之日起60日内,应到户口所在街道劳动部门进行失业登记,并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手续。
新成立的用人单位应在依法成立之日起30日内,到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在受理之日起10日内完成审核,并对符合规定的单位进行登记,并发放社会保险登记证。已在《条例》发布前办理失业保险登记的用人单位,无需重新办理失业保险登记。
(一)送审档案材料包括:
1.《职工档案》(须包括招工表或分配表)
2.《劳动合同》
3.《单位终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的文件》一份
4.《失业人员登记申请表》一份
5.《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一份
注:《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填写一式二份,其中一份随档案一起送审,另一份的(存根)部分由企业留存,证明部分交失业职工办理失业登记。
(二)审核程序:
1.单位经办人员将《失业人员登记申请表》送至失业保险科审核室,由失业保险专管员审核单位缴费情况,并在《失业人员登记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并签字(盖章)。
2.审核通过后,单位经办人员将档案材料送至失业保险科办证室审档。审核合格的档案,审核人员在档案的《招工表》或《分配表》上加盖失业保险业务章;审核不合格的档案将退回给单位。审核完毕后,审核人在《失业人员登记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并签字(盖章)。
3.档案审核通过后,单位经办人员通知失业职工在5个工作日后的60天内到失业保险科办理失业登记手续。
4.审核人员将审核通过的《失业人员登记申请表》中的失业人员材料录入计算机,并打印出《档案审批表》(每人一份)。录入完毕后,审核人员将《档案审批表》连同《失业人员登记申请表》、《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一起送至失业保险科分管领导或科长审核。
综上所述,失业登记是国家对失业率进行统计的重要途径,也是领取失业救济的必要步骤。失业人员在办理失业登记时,需携带《身份证》、户口簿和3张一寸免冠照片,以及失业前身份的相关证明材料(如毕业证书、终止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劳改劳教释放证明、退学证明)到相关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员工合同到期不续签的处理方式,包括用人单位不续签和劳动者不续签两种情况,以及辞退员工的处理方法和劳动合同不续签的举证责任。对于口头辞退的情况,劳动者应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书面通知并保留交接通知和清单的证据。在劳动合同终止时,除非用人单位
口头辞退劳动争议的法律依据及时效。劳动者在被口头辞退后一年内可申请劳动仲裁,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仲裁时效可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履行义务而中断。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的劳动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
企业可裁员的情形、裁员程序、劳动合同续订的程序以及如何终止劳动合同。企业可在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和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时裁员,裁员时需向工会或全体职工提前说明情况,并遵循一系列程序。劳动合同续订需提前发出通知书,协商签订新合同或延续协议书,并
员工被开除后工龄的计算问题以及可以辞退员工的几种情况。对于被开除的员工,开除期间的工作时间不计入工龄。可以辞退员工的情形包括试用期表现不佳、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违法兼职、欺诈订立合同、被追究刑事责任、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无法工作、不能胜任工作和劳动合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