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以下情况下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如果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该劳动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如果劳动合同中存在用人单位免除自己法定责任或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条款,该劳动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如果劳动合同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该劳动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对于劳动合同的无效或部分无效有争议的情况,需要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进行确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以下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而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女职工在孕期、产期或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如果存在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因违反公司规定造成重大损失而被辞退的合法性,以及公司无理由辞退员工的解决途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造成重大损失时,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公司无理由辞退员工的情况,员工可以通过协商、劳动争议调解、投诉反映、劳动仲裁和法院诉讼
试用期降薪的违法性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结束后降低员工薪资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低于最低标准。用人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此外,辞退员工时也需注意告知录用条件
员工非过失性辞退及经济补偿的相关内容。用人单位有权对员工进行非过失性辞退,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对于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员工,用人单位需支付医疗补助费等。非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其他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也有相应的补偿规定。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则无需支付
我国《劳动合同法》关于单位辞退员工的法定事由。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具备如劳动者患病、无法胜任工作等法定事由,并在提前通知或支付代通知费后方可解除。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应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