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工法律规定及其应用
时间:2024-05-18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及违法处罚
一、禁止使用童工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此外,《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81号)、《使用童工罚款标准的规定》(劳动部、财政部文件,劳力字〔1992〕27号)等法规和文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童工。
二、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八条和第六十四条的规定,我国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其中,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根据第六十四条的规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此外,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未成年工进行健康检查。此外,《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劳部发〔1994〕498号)也对未成年工的使用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制定了具体规定,禁止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处罚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执法检查有关禁止使用童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法律法规。对使用童工的单位将被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恶劣者可能会被吊销营业执照。对使用童工的有关责任人员,有关主管部门将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将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对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对未成年工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具体的罚款标准如下:1. 违反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保护规定:- 《劳动法》第九十四条: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能吊销营业执照。-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十三条:单位或个人使用童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允许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做童工、职业介绍机构及其他单位或个人为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介绍职业、单位或个人为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出具假证明的,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将处以罚款。- 《使用童工罚款标准的规定》第三条:对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个人和单位,具体罚款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2. 违反未成年工保护规定:- 《劳动法》第九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对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劳部发〔1994〕532号):对用人单位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的,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对未按规定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将处以罚款。对于多次违反规定或一次违法行为涉及多名童工以及数次出具假证明的情况,罚款金额将被加重三倍。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
中国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的问题。依据《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福利院可以接受未满16周岁的特困人员的收留抚养,并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签订委托协议。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收养孤儿的限制条件,包括被收养人的年龄、身世背景等,以及收养人的年龄、抚养
-
童工的法律定义
童工的法律定义及相关的处罚规定。童工指的是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参与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法律明确规定了使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标准,包括罚款和加重处罚的情况。同时,也明确了哪些情况下不属于童工范畴,如参与家庭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等。规定由劳动部
-
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和“违法”“犯罪”的概念
未成年人的定义及其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文章明确了未成年人包括少年和青少年的不同称呼所对应的法律定义和权利差异,并详细列举了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如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等。同时,也阐述了未成年人应承担的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文章还介绍了关
-
累犯制度在未成年人身上的适用问题
未成年人在犯罪后的累犯制度适用问题。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限,法律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处理有别于成年人。再次犯罪的未成年人并不一定具有较大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因此不适用累犯制度中的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的原则。相反,应依法从轻
-
16岁聚众斗殴罪轻伤是否会被判刑
-
如果是15岁学徒算不算童工
-
哪些行为属于招用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