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律师为您解读员工辞职手续
时间:2024-06-29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劳动者辞职手续的法律规定及注意事项
一、劳动者辞职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劳动者有权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这意味着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满足任何实质条件,只需履行提前通知义务即可。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二、劳动者辞职的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02条的规定,劳动者如果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造成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赔偿范围包括用人单位招收录用所支付的费用、为劳动者支付的培训费用、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三、注意事项
在劳动者辞职后,如果部分职工在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30日后主动离职,不予理会用人单位的赔偿要求,用人单位则不给职工办理人事关系和档案的调转手续,职工离职后人事关系和档案长期留置在原用人单位。这可能会导致职工在新的工作单位不能办理劳动保险、不能办理出国政审手续、影响技术职称评定、不能进一步求学深造以及丧失报考国家公务员的机会。因此,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损失的争议,劳动者应在60天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劳动争议仲裁,以维护自身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什么是计件工资制度
计件工资制度的概念及具体操作方式。该制度根据完成的工作数量支付报酬,包括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等多种形式。对于是否包含加班费,文章指出,按照标准工时制度计发工资的通常采用计时工资制度。对于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企业,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计算需根据
-
劳动合同的定义和分类
劳动合同的定义和分类,并解答了一位私人建筑材料公司员工的法律咨询问题。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并打算辞职,但老板不同意并威胁扣工资。法律建议指出,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是违法的,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工资及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同时介绍了克扣工
-
四者概念的区别
工资总额、职工薪酬、工资、薪金总额和工资、薪金所得五个概念的区别。这些概念在概念范畴、法规依据、使用范围以及适用主体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工资总额指单位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职工薪酬则包括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工资、薪金总额和
-
员工被迫辞职是否有经济补偿金
员工被迫辞职时的经济补偿金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被迫辞职的情形包括被暴力威胁、不支付工资等。辞职流程需填报《辞职申请表》,获得批准后办理离职手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涉及年限计算标准、不再限定补偿年限、工
-
超法定年龄员工辞职怎么赔偿
-
员工未提前打离职报告离职需要赔偿吗
-
劳动法规定辞职要提前三十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