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反倾销问题的由来
近些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很快,特别是在有力的产业政策支持下,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更是一路攀升,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球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达到17.5GW,形成了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希腊等光伏装机大国。剧增的光伏装机容量,拉动了全球对于光伏电池的消费需求,一批世界级的光伏制造企业诞生。中国也不例外,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光伏企业紧紧抓住世界需求剧增的机遇,实现了自身的大发展,涌现出**尚德、**赛维等知名的大型光伏制造企业。
然而,自08年底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各主要光伏产品消费国为了削减财政支出,纷纷缩减了本国对于光伏装机方面的支持政策,世界光伏装机消费需求开始下滑,中国及西欧各主要光伏电池生产国的光伏电池制造企业都深受影响。一些企业,特别是部分欧洲企业,由于缺乏订单,生产无以为续,陷入困顿状态,在近期,我们常听到类似这样的消息:德国最大的光伏巨头Q-Cells今年一季度销售额下降17%,二季度更是税前亏损6200万欧元,并计划关闭数条生产线;而其有名的Sunshine公司已倒闭。中国的光伏企业也受了一些影响,相当一批中小型光伏企业陷入了窘迫境地,然而,由于中国光伏企业的主体是民营资本,经历过长期的竞争环境,一些大企业具有较强的克服危机和困难的能力,受影响的程度还在可控之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行业还实现了自身的发展。近段时间,我们有听到**薄膜投资31亿元建设150MW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阳光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阳光4500吨多晶硅项目等行业利好消息。
在这种较为鲜明的对比之下,德国的同类企业,很容易想当然地把当前困境的症结归因于中国企业的竞争。加上近段时间,全球各主要贸易体对中国发起了密集的反倾销、反特保调查控告(如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等),在此影响和鼓励下,“光伏反倾销”被这些德国光伏企业抬上了台面。
中国面临的反倾销发展态势。随着国际贸易的拓展,西方国家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诉讼次数日益增多,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征收反倾销税的税率明显提高,且实施反倾销带有很强的歧视性。自中国入世后,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势头有增无减。
首先确立案例库的主要描述指标,然后搜集大量案例,从中提取重要的指标因素,以建立我国遭受反倾销措施的产品案例库。涉案金额是指其它国家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所涉及的产品价值。裁决结果是指我国被指控反倾销的诉讼结果,有胜诉、败诉、申诉国撤诉和正在调查中等多种
《》已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1月15日起施行。第二条依据反倾销条例提出的反倾销调查申请及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与裁决相关活动,适用本规定。第三条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反倾销产业损害的调查与裁决。第四条国家经贸委产业损害
由于不堪忍受,美国国内苹果汁市场遭到如此打压,美国苹果协会于1998年9月开始酝酿对中国出口的浓缩苹果汁提起反倾销调查。诉方要求,对中国浓缩苹果汁征收高达9184%的反倾销税。同月27日,美国商务部决定正式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