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反倾销 > 新能源商会应对光伏业反倾销调查之几点意见

新能源商会应对光伏业反倾销调查之几点意见

时间:2020-05-25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465
2009年8月,外媒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以Conergy与SolarWorld为代表的德国光伏企业,正在联合多家组件厂商,游说德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调查”。消息传回中国后,光伏产业界掀起轩然大波,一时间里,众说纷纭,各种有关如何应对来自德国的反倾销诉讼的讨论浮出水面。然而,到现在为止,业内还是没有形成完整的共识。反倾销调查压力在日益加剧,这种松散的状态不利于我们应对当前局势的变化。为此,有必要对光伏反倾销问题做一番探讨,以期能找到相应的对策。

光伏反倾销问题的由来

近些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很快,特别是在有力的产业政策支持下,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更是一路攀升,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球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达到17.5GW,形成了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希腊等光伏装机大国。剧增的光伏装机容量,拉动了全球对于光伏电池的消费需求,一批世界级的光伏制造企业诞生。中国也不例外,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光伏企业紧紧抓住世界需求剧增的机遇,实现了自身的大发展,涌现出**尚德、**赛维等知名的大型光伏制造企业。

然而,自08年底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各主要光伏产品消费国为了削减财政支出,纷纷缩减了本国对于光伏装机方面的支持政策,世界光伏装机消费需求开始下滑,中国及西欧各主要光伏电池生产国的光伏电池制造企业都深受影响。一些企业,特别是部分欧洲企业,由于缺乏订单,生产无以为续,陷入困顿状态,在近期,我们常听到类似这样的消息:德国最大的光伏巨头Q-Cells今年一季度销售额下降17%,二季度更是税前亏损6200万欧元,并计划关闭数条生产线;而其有名的Sunshine公司已倒闭。中国的光伏企业也受了一些影响,相当一批中小型光伏企业陷入了窘迫境地,然而,由于中国光伏企业的主体是民营资本,经历过长期的竞争环境,一些大企业具有较强的克服危机和困难的能力,受影响的程度还在可控之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行业还实现了自身的发展。近段时间,我们有听到**薄膜投资31亿元建设150MW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阳光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阳光4500吨多晶硅项目等行业利好消息。

在这种较为鲜明的对比之下,德国的同类企业,很容易想当然地把当前困境的症结归因于中国企业的竞争。加上近段时间,全球各主要贸易体对中国发起了密集的反倾销、反特保调查控告(如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等),在此影响和鼓励下,“光伏反倾销”被这些德国光伏企业抬上了台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务部回应:欧盟对中国电动自行车发起反倾销调查

    商务部回应欧盟对中国电动自行车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情况。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商务部呼吁其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并终止相关措施。同时,文章指出反倾销措施对我国的危害,包括影响出口、增加经营成本等,呼吁采取措施应对外国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

  • 临时反倾销措施的定义

    临时反倾销措施的定义、形式以及相关规定。临时反倾销措施是在初步认定产品存在倾销并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后采取的临时性措施,主要形式包括征收临时反倾销税、要求提供现金保证金等。其遵循WTO《反倾销协议》的规定,必须在调查开始之日起60天后采取,期限一般不超

  • 一、中国对外反倾销立法概况

    中国对外反倾销立法的概况。中国的反倾销立法始于199年的对外贸易法,后来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并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颁布了反倾销条例。立法动机主要是维护对外贸易秩序和公平竞争,保护国内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对华反倾销频发,中国因缺乏反倾销法规而无力

  • 沙丁鱼产品命名争端:欧共体规章是否违反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沙丁鱼产品命名争端,涉及欧共体规章是否违反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主要是关于沙丁鱼类新产品描述和命名的争议。申诉方认为欧共体规定只有北大西洋东部的沙丁鱼能以“沙丁鱼”命名销售,违反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相关规定。而欧共体及专家组则认为该规章是技术规章,并规

  • 确定倾销造成损害时,应审查的事项
  •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应附有哪些证据
  • 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现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