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案例 > 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与责任承担

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与责任承担

时间:2024-02-20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4673

合同欺诈的法律责任及后果

侵权民事责任

合同欺诈行为属于侵权行为。欺诈行为人通过欺诈手段订立合同,即使已履行,只能说明双方存在合同关系,合同成立。但是,因为合同缺乏生效的条件,所以不发生法律效力。

关于效力过错行为的观点,认为这种合同行为是合同效力过错行为,应当承担效力过错责任,即合同成立后因为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过错致使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应承担返还原物、折价补偿、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关于缔约过失行为的观点,认为这种合同行为是一种缔约过失行为,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即合同无效所致的损失主要是合同订立或履行中所遭受的损失,非侵害他人权利造成的损失,所以不应适用侵权行为的责任,只能根据缔约过失来确立责任。

关于侵权行为的观点,认为这种合同行为是一种侵权行为,应当承担侵权民事责任,即合同订立和履行中的欺诈行为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

行政法律责任

合同欺诈行为破坏了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平等,破坏了等价交换的原则,破坏了交易的自愿性,破坏了社会信用。因此,除了承担民事责任外,合同欺诈行为必须受到政府的惩罚和打击。国家对契约的干预,是为了保证民商法原则能充分发挥作用,以实现自由竞争。

合同欺诈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包括经济惩罚和吊销营业执照等措施。经济惩罚通过一定的惩罚性经济义务来强行教化,而严重违法的则会被吊销营业执照,罚出市场经济的市场之外,以警示后人。

刑事责任

合同欺诈行为破坏性很强,欺诈所获非法利益达到一定的程度,应该受到刑法的制裁。合同欺诈刑事责任的主要内容包括:

  • 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 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财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
  • 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根据《刑法》的规定,合同欺诈行为应受到相应的刑事制裁,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和财产没收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