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诊断为职业病的病例需要由诊断部门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被确定为职业病患者,在治疗休息期间或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亡时,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一些国家还给予职业病患者经济赔偿,因此,这类疾病也被称为需要赔偿的疾病。职业病的诊断通常由卫生行政部门授权的具备一定专门条件的单位进行。
1.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检查,并如实告知劳动者检查结果。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2. 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3. 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劳动者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安排职业病患者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4. 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劳动者除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待遇外,根据相关民事法律,还有权获得赔偿。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5. 如果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如果最后的用人单位能够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
6. 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并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7. 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和康复费用应由用人单位承担。
8. 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后,其享有的待遇不变。如果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况,应按照国家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以上是关于职业病赔偿的法律依据和内容。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了解,请咨询手心律师网。
一起关于疑似职业病患者的赔偿案例。小刘因从事石料公司风钻工作,被诊断出疑似尘肺病并被列为职业病观察对象。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支付其医疗费用和工资,并且不能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通过法院一审判决,证实了即使只是疑似职业病患者也能获得相应赔偿,相关
工伤配置辅助康复器具的报销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职工因需要和经鉴定,可安装辅助器具,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认定依据包括工作时间、场所内因工作受伤、患职业病等情形。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交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材料不完整需
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合同期限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包括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三种类型,同时规定了试用期的时间和要求。合同中也明确了工作内容及要求、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方面的内容,包括岗位工作要求、安全操作规程、工资报酬
工伤申报与认定的程序。职工在发生工伤或确诊职业病后应立即报告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填写申请工伤认定表。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后,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通知职工。申请工伤认定时需提供相关材料,包括职工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参保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