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反倾销 > 反倾销法中公共利益原则的确立

反倾销法中公共利益原则的确立

时间:2020-05-25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481

摘要

反倾销法作为WTO体制中对一国产业予以救济的重要法律制度,能够有效地保护本国产业,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国际贸易秩序正常、健康地发展。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退,反倾销措施的运用愈加频繁,其已成为保护本国产业集团利益的政治性工具,严重忽视了进口商、下游用户、消费者等相关主体的利益得失。由于反倾销法具有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因素,以及其“倾销有害论”的立法基础,学界提出了种种改革反倾销法的设想。在反倾销法中引入公共利益原则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本文运用历史、比较、综合的分析方法,以法学论述为基础,并适当采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论述反倾销法中公共利益的概念入手,重点研究了反倾销法中确立公共利益原则的必要性问题,并对今后公共利益条款的改进问题进行了展望。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从词汇的历史发展入手,介绍了“公共利益”的一般性概念,随后通过对欧盟、加拿大法律中公共利益相关内容的论述,进一步界定了反倾销法中公共利益的概念。文章的第二部分剖析了反倾销法中公共利益原则必要性的理论根源,即反倾销法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其“倾销有害论”的立法依据、贸易保护主义的立法出发点,为反倾销法中确立公共利益原则提供了法理基础。本文第三部分则强调了公共利益原则必要性的现实依据,其有助于减少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损失,调和反倾销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限制贸易保护主义,防止反倾销措施的滥用。文章的最后两个部分着眼于WTO各方多哈回合谈判中有关公共利益问题的分歧及我国应采取的立场,并对公共利益条款今后的改进问题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反倾销法公共利益贸易保护多哈回合谈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临时反倾销措施的定义

    临时反倾销措施的定义、形式以及相关规定。临时反倾销措施是在初步认定产品存在倾销并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后采取的临时性措施,主要形式包括征收临时反倾销税、要求提供现金保证金等。其遵循WTO《反倾销协议》的规定,必须在调查开始之日起60天后采取,期限一般不超

  • 沙丁鱼产品命名争端:欧共体规章是否违反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沙丁鱼产品命名争端,涉及欧共体规章是否违反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主要是关于沙丁鱼类新产品描述和命名的争议。申诉方认为欧共体规定只有北大西洋东部的沙丁鱼能以“沙丁鱼”命名销售,违反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相关规定。而欧共体及专家组则认为该规章是技术规章,并规

  • 确定倾销造成损害时,应审查的事项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确定倾销造成损害时应当审查的内容,包括倾销进口产品的数量、价格、出口国等。同时,也探讨了商品倾销的目的,如打击竞争对手、建立新市场、阻碍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等。在审查倾销损害时,应依据肯定性证据,不得将非倾销因素归因于倾销。

  • 欧盟反倾销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内容提要:本文全面地分析评述了欧盟反倾销法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1998年欧盟对华反倾销政策的新变化,指出欧盟反倾销法中对中国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并没有实质性改变,为了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欧盟必须彻底改变其对中国的歧视政策。欧盟反倾销法最早见于欧

  • 律师解读反倾销法规及反倾销申诉法律问题
  • 论中国反倾销立法的完善
  • 试论我国反倾销法应当增加区域产业条款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