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工资福利 >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规定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规定

时间:2024-09-21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4837

劳动法对工资的定义和支付方式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工资的构成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等。

工资支付的具体规定

《劳动法》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对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行为作出了具体规定:

1. 货币支付

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即人民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2. 支付对象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如果劳动者因故不能领取工资,可以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3. 支付方式

用人单位可以直接支付工资,也可以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4. 支付时间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遇到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以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对于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照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当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

5. 记录和提供工资清单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小时工加班费问题的法律规定

    非全日制用工在法定节假日加班时的加班费问题。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标准工资的300%支付工资。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不得低于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费不计入最低工资,用人单位将加班费计入工资以达到最低工资标准是违法行为。

  • 解除劳动合同时工资结算的问题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时的工资结算问题。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一次性付清工资,而时间节点不必是当天。当用人单位破产时,劳动者有权获得工资支付优先清偿权。此外,用人单位不能随意克扣劳动者工资,只有符合规定的情况下

  • 辞职后是否可以当天拿工资

    辞职后工资结算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大部分企业不会在员工离职当天结算工资,而是等到下个月统一发放。劳动者需按要求提交辞职申请并完成工作交接后,方可离职。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通过劳动监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途径要求支付工资。同时,劳动者

  •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 工作4天辞职过3天老板不发工资可以投诉吗
  • 公司口头解除合同不发工资能维权吗
  • 2020年疫情期间企业是否可以解雇员工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