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情况,病假工资(又称疾病休假工资)的标准是根据连续工龄来确定的。
对于连续工龄不满两年的职工,病假工资为本人工资的60%。
对于连续工龄满两年不满四年的职工,病假工资为本人工资的70%。
对于连续工龄满四年不满六年的职工,病假工资为本人工资的80%。
对于连续工龄满六年不满八年的职工,病假工资为本人工资的90%。
对于连续工龄满八年及八年以上的职工,病假工资为本人工资的100%。
对于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情况,病假工资(又称疾病救济费)的标准同样是根据连续工龄来确定的。
对于连续工龄不满一年的职工,疾病救济费为本人工资的40%。
对于连续工龄满一年不满三年的职工,疾病救济费为本人工资的50%。
对于连续工龄满三年及三年以上的职工,疾病救济费为本人工资的60%。
根据新劳动法,对于职工患病休假在6个月内的情况,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如下:
对于连续工龄<2年的职工,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60%计发。
对于连续工龄≥2年且<4年的职工,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70%计发。
对于连续工龄≥4年且<6年的职工,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80%计发。
对于连续工龄≥6年且<8年的职工,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90%计发。
对于连续工龄≥8年的职工,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100%计发。
对于职工患病休假在6个月以上的情况,疾病救济费的计算方法如下:
对于连续工龄<1年的职工,疾病救济费为本人工资的40%。
对于连续工龄≥1年且<3年的职工,疾病救济费为本人工资的50%。
对于连续工龄≥3年的职工,疾病救济费为本人工资的60%。
在计算病假工资和疾病救济费时,需要注意在连续休假期内,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应予以剔除。对于患病停工6个月以上的职工,如果领取的疾病救济费低于本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则应按40%的标准计发,但不能高于该职工的月工资。
为了保障企业职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期间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条的规定,制定了相关规定。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对于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职工,医疗期为三个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上的职工,医疗期为六个月。
对于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职工,医疗期为六个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职工,医疗期为九个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职工,医疗期为十二个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职工,医疗期为十八个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二十年以上的职工,医疗期为二十四个月。
医疗期的计算方式如下:
医疗期三个月的情况下,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医疗期六个月的情况下,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医疗期九个月的情况下,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医疗期十二个月的情况下,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医疗期十八个月的情况下,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医疗期二十四个月的情况下,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在医疗期内,企业职工的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对于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情况下,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
根据鉴定结果,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病假工资标准的确定和新劳动法中病假工资的计算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相关专业律师,他们会为您提供帮助。
公司如何确定年终奖基数的问题。文章指出,年终奖的计算方式和意义应被正确认识,作为正向激励导向的部分,不应被视为成本或负担。企业应通过制定年度激励计划来激励员工,从年度绩效目标入手,核算出合理的激励计划。年终奖金应适当平均化并与员工沟通。此外,需要区分
严重失职的法律判定标准以及处理方式。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严重失职导致用人单位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受到法律关注。以案例说明,单位依据合法的规章制度解除严重违纪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仲裁过程中,单位提供的经员工签字认可的《员工手册》成为判定员工是否严重
试用期员工因病假被辞退是否有补偿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赔偿金。具体地,试用期因病假被辞退的员工,用人单位应按照每做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的赔偿标准支付
企业变相降工资是否构成解除合同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变更待遇应通过书面协议进行,工资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不能随意变更。公司调整工资不一定违法,但如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违法。因劳动者拒绝签字而被解雇,劳动者有权要求劳动补偿金,但实际操作中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