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商合同 > 海上运输合同 > 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之间如何行使追偿权

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之间如何行使追偿权

时间:2024-09-02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089

货损追偿案件中的法律责任

案情

本案涉及货物全程运输的契约承运人**公司提起的货损追偿之诉。原告**公司选择了合同诉因,因涉案支线运输系沿海运输,故应适用我国《合同法》关于货运合同的规定。原告**公司在本案中处于托运人的法律地位,订立合同的承运人**公司与实际运输货物的承运人**公司依据履行事实和相关的法义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而**公司的独立合同人**公司不是本案合同的当事人,毋需对**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案件经过

2000年3月7日,原告**公司与**运输有限公司签订了“支线运输协议”,约定由**公司每周为**公司提供上海至宁波、温州航线的70个箱位。协议明确规定本协议由缔约方的授权代表签章,签章人为**公司和**远洋航运有限公司。

同日,被告**公司与被告宁波**公司签订了“港航班轮协议书”,约定由**公司每月将船舶动态通知**公司,然后由**公司安排靠泊和装卸作业。同时,**公司与**公司签订了光船租赁合同,将其所属的“向荣”轮出租给**公司。

2000年3月,原告**公司承运**公司的一批冻虾,运往中国宁波港。货物经过转船,于同年5月23日抵达上海港,然后装上支线船“向荣”轮,并于同年5月27日到达宁波港。然而,在集装箱堆场存放期间,**公司未给冷藏集装箱通电。货主在6月21日发现货物变质,并委托技术服务公司对货物进行检验。

2000年7月27日,**公司向宁波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货物损失及其他费用。宁波海事法院认定涉案货损发生在**公司保管货物期间,判决**公司向**公司赔付了货物损失、各项费用及利息。

**公司和**公司不服判决,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一审判决,并判决**公司向**公司赔付律师费损失。

2001年8月24日,原告**公司在上海海事法院向三被告提起追偿诉讼,并明确要求追究**公司、**公司的违约责任,被告**公司承担违约的连带责任,并且不放弃追究**公司的侵权责任。

法院裁判

上海海事法院认为,本案原告以承运人身份提起诉讼,依法有据。被告**公司是“支线运输合同”下的承运人,应对涉案货损承担违约责任。**公司是支线运输的实际承运人,在其承运责任期间发生的货损,应由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被告**公司不是涉案水路货运合同的当事人,现原告提起的是合同之诉,因此应由承运人**公司、实际承运人**公司承担责任。

上海海事法院判决被告**公司向原告**公司赔偿损失及利息;被告**公司对被告**公司的赔偿义务承担连带责任;对原告**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被告**公司和**公司不服判决,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驳回上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承运人的责任范围

    承运人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责任范围,包括货物灭失、损坏及延迟交付的责任。如果损失是由于承运人的错误行为或过失导致的,承运人不能免除责任。对于特殊风险,如使用无盖敞车、包装不当等,承运人可以免责。但如果因特殊风险导致他人货物损失,托运人应对承运人负责。

  • 无单放货 谁之过错

    国际贸易中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原告公司诉称货物被无正本提单放货,被告公司则认为没有过失,不应承担责任。法院认定被告存在无单放货行为,并需承担违约责任。案件涉及承运人的责任期间和诉讼时效问题,被告需承担交货义务,并举证证明已正确履行,同时不能免除向

  • 国际海洋运输有什么特点

    运输合同又称运送合同,是指承运人将旅客或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运输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它是指使用船舶通过海上航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之间运送货物的一种方式。目前,国际贸易总运量中

  • 货运代理合同和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的不同点是什么

    为正确处理有关案件,在此需要将货代纠纷和货运纠纷在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方面作个比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亦为过错原则,但在举证责任上属于过错推定,即一般来说,证明货物损坏非系承运人过错所致之责

  •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履行
  • 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之我见
  • 提单的物权凭证效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