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商合同 > 海上运输合同 > 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之间如何行使追偿权

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之间如何行使追偿权

时间:2024-09-02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089

货损追偿案件中的法律责任

案情

本案涉及货物全程运输的契约承运人**公司提起的货损追偿之诉。原告**公司选择了合同诉因,因涉案支线运输系沿海运输,故应适用我国《合同法》关于货运合同的规定。原告**公司在本案中处于托运人的法律地位,订立合同的承运人**公司与实际运输货物的承运人**公司依据履行事实和相关的法义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而**公司的独立合同人**公司不是本案合同的当事人,毋需对**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案件经过

2000年3月7日,原告**公司与**运输有限公司签订了“支线运输协议”,约定由**公司每周为**公司提供上海至宁波、温州航线的70个箱位。协议明确规定本协议由缔约方的授权代表签章,签章人为**公司和**远洋航运有限公司。

同日,被告**公司与被告宁波**公司签订了“港航班轮协议书”,约定由**公司每月将船舶动态通知**公司,然后由**公司安排靠泊和装卸作业。同时,**公司与**公司签订了光船租赁合同,将其所属的“向荣”轮出租给**公司。

2000年3月,原告**公司承运**公司的一批冻虾,运往中国宁波港。货物经过转船,于同年5月23日抵达上海港,然后装上支线船“向荣”轮,并于同年5月27日到达宁波港。然而,在集装箱堆场存放期间,**公司未给冷藏集装箱通电。货主在6月21日发现货物变质,并委托技术服务公司对货物进行检验。

2000年7月27日,**公司向宁波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货物损失及其他费用。宁波海事法院认定涉案货损发生在**公司保管货物期间,判决**公司向**公司赔付了货物损失、各项费用及利息。

**公司和**公司不服判决,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一审判决,并判决**公司向**公司赔付律师费损失。

2001年8月24日,原告**公司在上海海事法院向三被告提起追偿诉讼,并明确要求追究**公司、**公司的违约责任,被告**公司承担违约的连带责任,并且不放弃追究**公司的侵权责任。

法院裁判

上海海事法院认为,本案原告以承运人身份提起诉讼,依法有据。被告**公司是“支线运输合同”下的承运人,应对涉案货损承担违约责任。**公司是支线运输的实际承运人,在其承运责任期间发生的货损,应由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被告**公司不是涉案水路货运合同的当事人,现原告提起的是合同之诉,因此应由承运人**公司、实际承运人**公司承担责任。

上海海事法院判决被告**公司向原告**公司赔偿损失及利息;被告**公司对被告**公司的赔偿义务承担连带责任;对原告**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被告**公司和**公司不服判决,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驳回上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旅客死亡和伤害--行李损失

    航空器事故导致的旅客死亡或身体伤害、行李损失、货物损失的责任问题。对于旅客死亡或身体伤害,只要事故发生在航空器上或在操作过程中,承运人应承担责任;对于行李损失,只要事件发生在航空器上或行李在承运人掌管之下,承运人也要承担责任。此外,还规定了运输合同权

  • 一、FOB合同项下托运人的认定

    FOB合同项下托运人的认定问题。在我国海商法规定下,FOB合同下的托运人包括订约人和实际交货人,但学者和国外判例对托运人的认定存在争议。同时,承运人签发提单的义务在FOB合同下也不明确。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这些问题,并指出在FOB合同下买方和卖方都

  • 再审申请人

    美国总统轮船公司因与万宝集团广州菲达电器厂等关于无单放货纠纷不服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民事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案子。提审期间,菲利公司被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销,最高法院撤销其当事人地位。原审中,菲达厂与艺明公司签订协议,约定出口货物及交付

  • 国际贸易术语中的CIF条款及其对卖方和买方的义务

    国际贸易术语中的CIF条款对卖方和买方在国际贸易中的义务。CIF术语涉及卖方支付运费和货物保险,并负责将货物运至目的港;买方则需接受货物并承担除海运运费和货物保险费之外的费用。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班轮运输和租船运输的特点及卸货费用的分配方式,提醒双方在

  • 无单放货 谁之过错
  • 国际海洋运输有什么特点
  • 提单的物权凭证效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