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商法法律法规 > 海商法司法解释 >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履行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履行

时间:2024-12-04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888

承运人的责任

1、承运人的迟延交付责任

根据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承运人对于货物迟延交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赔偿限额为迟延交付的货物运费数额。

2、承运人的货物灭失或损坏责任

根据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承运人对于货物的灭失或损坏承担赔偿责任。

3、承运人的责任期间

对于集装箱装运的货物,承运人的责任期间包括货物在装货港、运输途中和卸货港处于承运人掌管之下的全部期间。对于非集装箱装运的货物,责任期间是指从货物装上船时起至卸下船时止,货物处于承运人掌管之下的全部期间。

托运人的责任

托运人是指以本人名义或代表本人与承运人订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人,或将货物交给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有关的承运人的人。

托运人的责任包括:

- 支付运费。

- 包装货物并申报货物资料。

- 办理货物运输手续。

- 托运危险品的责任。

货物交付

1、货物交付的形式

承运人交付货物的形式包括实际交付和象征性交付。实际交付是直接将货物交给收货人或其指定的人,象征性交付是在特定情况下,如卸货港无人提取货物或收货人迟延、拒绝提取货物时,将货物置于适当的场所并通知收货人领取。

实际交付是一般原则,象征性交付是例外情况,只有在实际交付不可能时才能采用象征性交付。

2、检查货物和通知

收货人在收取货物时有责任对货物进行检查。如果货物处于不良状态,应及时书面通知承运人。如果货物的灭失或损害是显而易见的,通知应当场作出。如果不是显而易见的,应在货物交付次日起连续7日内作出(集装箱装运的货物为连续15日内)。

如果收货人和承运人在货物交付时已经进行了联合检查或检验,并就已经查明的灭失或损坏情况达成一致,则无需再提交书面通知。

3、留置货物

如果托运人没有支付运费、共同海损分摊、滞期费以及其他应支付的费用,并且没有提供适当的担保,承运人可以在合理的限度内留置货物。

承运人留置货物的前提是货物在其控制之下。如果货物已经脱离其控制,则不能再主张留置权。留置的货物可以存放在船上或者承运人能够控制的第三方仓库中。

承运人只能留置债务人的货物,必须查清货物的所有权人是否是债务人,以免因错误留置而承担责任。

迟延交付通知

如果货物存在迟延交付的情况,收货人必须在交货次日起连续60日内提出书面通知,以便向承运人索赔。否则,承运人不负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海商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中国《海商法》第四十一条关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规定。该合同涉及承运人和托运人,定义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的标的是海上货物运输行为,而船舶是履行合同工具。此外,合同具有双务、有偿、涉及第三人的特征,并且通常属于要式合同。

  • 案情

    华润机械有限公司与丸红株式会社签订电缆及配件进口合同后,货物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纠纷。合同签订后,华润委托银行开出信用证并投保海上货物运输险,货物由丸红租船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因台风影响,货物遭受损失。经过一系列调查和检验,发现部分电缆损坏的原因是绑扎绳索

  • 无单放货 谁之过错

    国际贸易中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原告公司诉称货物被无正本提单放货,被告公司则认为没有过失,不应承担责任。法院认定被告存在无单放货行为,并需承担违约责任。案件涉及承运人的责任期间和诉讼时效问题,被告需承担交货义务,并举证证明已正确履行,同时不能免除向

  • 国际海洋运输有什么特点

    运输合同又称运送合同,是指承运人将旅客或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运输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它是指使用船舶通过海上航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之间运送货物的一种方式。目前,国际贸易总运量中

  • 海上运输合同样式
  • 提单的物权凭证效力
  • 海上保险合同的保险期间一般怎么确定?
海商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