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年,《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汉堡规则》)首次在国际范围内明确规定了海上货物运输中的实际承运人制度。在航运实践中,经常会出现托运人与实际从事货物运输的人不相同的情况,这导致了一系列法律问题。提单持有人的权利得不到保护,索赔对象难以确定,时效问题也常常存在。
大多数国家认为,在定期租船运输中,如果提单的抬头是承租人并由其签字,则承租人是海上货物运输的承运人。然而,少数国家认为,提单只是作为船舶所有人或实际从事货物运输的人与提单持有人之间的合同,船舶所有人或实际承运人应直接对提单持有人承担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这种分歧导致了承运人主体识别的混乱。
为解决上述问题,《汉堡规则》规定了实际承运人的概念和责任:
我国《海商法》直接引用了《汉堡规则》的实际承运人制度。根据我国《海商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实际承运人是指接受承运人委托,从事货物运输或部分运输的人,包括接受转委托从事此项运输的其他人。《海商法》进一步明确了实际承运人的法律责任。
《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汉堡规则》)中实际承运人制度的确立背景、规定及我国法律的引用。因航运实践中托运人与实际承运人不同常引发法律问题,为此,《汉堡规则》明确了实际承运人的概念和责任,区分了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的责任范围。我国《海商法》也引用了该
国际贸易中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原告公司诉称货物被无正本提单放货,被告公司则认为没有过失,不应承担责任。法院认定被告存在无单放货行为,并需承担违约责任。案件涉及承运人的责任期间和诉讼时效问题,被告需承担交货义务,并举证证明已正确履行,同时不能免除向
运输合同又称运送合同,是指承运人将旅客或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运输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它是指使用船舶通过海上航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之间运送货物的一种方式。目前,国际贸易总运量中
为正确处理有关案件,在此需要将货代纠纷和货运纠纷在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方面作个比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亦为过错原则,但在举证责任上属于过错推定,即一般来说,证明货物损坏非系承运人过错所致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