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物多式联运中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时间:2024-09-06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法律问题研究
引言
随着电子科技的应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运输业进入了物流时代。物流不仅将各种运输方式有机结合,还将生产、销售等环节整合为一体,成为一种高度综合的现代化生产与运输方式。在物流体系中,多式联运仍然是其命脉及主干之一。然而,尽管人们对物流的蓝图构想得十分美好,但由于技术管理等条件限制,物流的总体水平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中国的物流状况虽然备受瞩目,但实质上仍然以多式联运为主。因此,为了迎接物流时代的到来,有必要对多式联运中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努力在诸多分歧上达成共识,并促进国际多式联运的统一化,以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和发展。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定义及构成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是在集装箱运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国际货物运输组织形式,旨在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化效益。随着集装箱运输的飞速发展,多式联运成为国际货物运输业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打破了过去海、陆、空等单一运输方式互不联贯的传统做法,将海、铁、公、空等单一运输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种跨国(地区)的联贯运输方式,被视为运输业的一次革命。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法律问题
与传统的运输方式相比,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涉及的当事方众多,过程也更加复杂,因此存在许多法律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将就该运输方式中的几个主要法律问题展开探讨。
命名问题-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概念及构成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在国际上虽然被广泛应用,但对于该概念的特定称谓尚未统一。相关的概念有联合运输、联运、连运、集装箱运输以及与多式联运相对应的单一运输。这些名词与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有密切联系,容易引发混淆。因此,在确定运输合同性质时,不能仅依靠使用的术语,而应根据合同内容来确定运输方式的性质。为了避免纠纷和争议,除了在签订合同时谨慎选择有关的名词或术语,注意依合同内容而非形式来确定运输方式的性质外,更好的解决方法是尽快统一和确切化这种运输方式的特定称谓。联合国经济和贸易发展委员会(UNCTAD)、国际商会(ICC)等国际组织也在为此做着不懈努力。目前,最常见的术语是1980年在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中首次出现的多式联运一词。该称谓准确地描述了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并为人们所接受。可以预见,随着它的广泛应用,这一术语将取代其他术语,成为该种运输方式的专用词汇。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旅客死亡和伤害--行李损失
航空器事故导致的旅客死亡或身体伤害、行李损失、货物损失的责任问题。对于旅客死亡或身体伤害,只要事故发生在航空器上或在操作过程中,承运人应承担责任;对于行李损失,只要事件发生在航空器上或行李在承运人掌管之下,承运人也要承担责任。此外,还规定了运输合同权
-
一、FOB合同项下托运人的认定
FOB合同项下托运人的认定问题。在我国海商法规定下,FOB合同下的托运人包括订约人和实际交货人,但学者和国外判例对托运人的认定存在争议。同时,承运人签发提单的义务在FOB合同下也不明确。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这些问题,并指出在FOB合同下买方和卖方都
-
再审申请人
美国总统轮船公司因与万宝集团广州菲达电器厂等关于无单放货纠纷不服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民事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案子。提审期间,菲利公司被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销,最高法院撤销其当事人地位。原审中,菲达厂与艺明公司签订协议,约定出口货物及交付
-
国际贸易术语中的CIF条款及其对卖方和买方的义务
国际贸易术语中的CIF条款对卖方和买方在国际贸易中的义务。CIF术语涉及卖方支付运费和货物保险,并负责将货物运至目的港;买方则需接受货物并承担除海运运费和货物保险费之外的费用。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班轮运输和租船运输的特点及卸货费用的分配方式,提醒双方在
-
海运合同是否由海事法院管辖
-
国际多式联运与一般国际货物运输的区别
-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中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