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商合同 > 海上运输合同 >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中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中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时间:2024-09-06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142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法律问题研究

引言

随着电子科技的应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运输业进入了物流时代。物流不仅将各种运输方式有机结合,还将生产、销售等环节整合为一体,成为一种高度综合的现代化生产与运输方式。在物流体系中,多式联运仍然是其命脉及主干之一。然而,尽管人们对物流的蓝图构想得十分美好,但由于技术管理等条件限制,物流的总体水平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中国的物流状况虽然备受瞩目,但实质上仍然以多式联运为主。因此,为了迎接物流时代的到来,有必要对多式联运中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努力在诸多分歧上达成共识,并促进国际多式联运的统一化,以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和发展。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定义及构成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是在集装箱运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国际货物运输组织形式,旨在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化效益。随着集装箱运输的飞速发展,多式联运成为国际货物运输业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打破了过去海、陆、空等单一运输方式互不联贯的传统做法,将海、铁、公、空等单一运输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种跨国(地区)的联贯运输方式,被视为运输业的一次革命。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法律问题

与传统的运输方式相比,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涉及的当事方众多,过程也更加复杂,因此存在许多法律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将就该运输方式中的几个主要法律问题展开探讨。

命名问题-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概念及构成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在国际上虽然被广泛应用,但对于该概念的特定称谓尚未统一。相关的概念有联合运输、联运、连运、集装箱运输以及与多式联运相对应的单一运输。这些名词与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有密切联系,容易引发混淆。因此,在确定运输合同性质时,不能仅依靠使用的术语,而应根据合同内容来确定运输方式的性质。为了避免纠纷和争议,除了在签订合同时谨慎选择有关的名词或术语,注意依合同内容而非形式来确定运输方式的性质外,更好的解决方法是尽快统一和确切化这种运输方式的特定称谓。联合国经济和贸易发展委员会(UNCTAD)、国际商会(ICC)等国际组织也在为此做着不懈努力。目前,最常见的术语是1980年在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中首次出现的多式联运一词。该称谓准确地描述了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并为人们所接受。可以预见,随着它的广泛应用,这一术语将取代其他术语,成为该种运输方式的专用词汇。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承运人的责任范围

    承运人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责任范围,包括货物灭失、损坏及延迟交付的责任。如果损失是由于承运人的错误行为或过失导致的,承运人不能免除责任。对于特殊风险,如使用无盖敞车、包装不当等,承运人可以免责。但如果因特殊风险导致他人货物损失,托运人应对承运人负责。

  • 一、FOB合同项下托运人的认定

    FOB合同项下托运人的认定问题。在我国海商法规定下,FOB合同下的托运人包括订约人和实际交货人,但学者和国外判例对托运人的认定存在争议。同时,承运人签发提单的义务在FOB合同下也不明确。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这些问题,并指出在FOB合同下买方和卖方都

  • 海运合同是否由海事法院管辖

    水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件,其中包括远洋运输、含有海运区段的国际多式联运、沿海和内河运输.以及水水联运、水陆联运等水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辖。根据《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4条、第6条、第7条、第9条和第11条,特定海事案件由海事法院专门管辖。海事

  • 国际多式联运与一般国际货物运输的区别

    国际多式联运大都为“门到门”运输,故货物于装船或装车或装机后应同时由实际承运人签发提单或运单,多式联运经营人签发多式联运提单,这是多式联运与任何一种单一的国际货运方式的根本不同之处。

  • 国际多式联运发展中的问题
  •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中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