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碰撞双方均为船舶:这意味着排除了船舶与非船舶或非船舶之间的碰撞,以及军事船舶、政府公务船舶与其他船舶之间的碰撞。此外,小型船艇间的碰撞(总吨位不超过20吨)和内河船舶间的碰撞也被排除。
2、船舶碰撞以实际接触致损为原则,非实际接触为补充:船舶碰撞必须存在实际接触,即船体之间的物理接触导致损害。非实际接触的情况可以作为补充,但不能取代实际接触。
3、碰撞发生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船舶碰撞必须发生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排除了陆地上的碰撞。
4、间接碰撞须当事船有过失:如果船舶间发生间接碰撞,即碰撞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当事船必须有过失才能构成船舶碰撞。
5、船舶碰撞应造成损害结果:船舶碰撞必须导致损害结果,包括船舶、人员、货物或其他财产的损失。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重要性及其在船舶碰撞事故中的责任划分。文章介绍了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要件,阐述了正确理解和运用背离规则的情况,并指出海事执法人员在分析碰撞责任时,应根据事实经过和双方的避让措施来判断。文章还详细说明了船舶碰撞事故责任的三种情况。
发生在夜间能见度良好的特定条件下的重大碰撞事故。两船在东矶列岛的半边山处发生碰撞,导致L轮翻沉,造成七人死亡一人失踪的悲剧。事故责任分析显示,L轮严重违反了避碰规则中的让路船行动和狭水道规定,没有采取任何避让措施,强行横越Z轮船头,应负事故的主要责任
内河船舶是否属于海事法院管辖范围的问题。海事法院管辖的官司类型包括船舶碰撞损害、触碰建筑物和设施、排放有害物质等类型的赔偿案件,还包括人身伤亡事故、船舶代理合同纠纷等案件。同时,内河船舶如果符合海事法院管辖的要求,也属于海事法院的管辖范围。
海事法院受理的案件类型,主要包括海事侵权纠纷案件、海商合同纠纷案件、其他海事海商案件以及海事执行案件。海事侵权纠纷案件包括船舶碰撞、海上建设作业等引发的纠纷;海商合同纠纷案件涉及水上运输、船舶建造买卖等合同争议;其他海事海商案件涵盖重大责任事故、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