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不仅是人民法官工作的目标,也是司法服务效果的体现。为了实现司法和谐和社会的和谐,人民法院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审视每一件案件,从大局出发,认真对待每个关系群众利益的案件,并正确处理好依法裁判与案结事了的关系。
今年2月初,一艘名为“粤徐闻13026”的渔船在驶往琼州海峡捕鱼途中与一艘自东向西行驶的外籍货轮发生碰撞。该事故导致“粤徐闻13026”渔船沉没,船上2人落水,其中1人获救,1人死亡。肇事船舶驶离了现场后,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及船舶经营人分别被申请扣押并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由于现场无法确定碰撞事故的具体原因且受害船舶已沉,原告方面举证存在较大困难。事故调查报告只认定涉案外轮涉嫌碰撞事故,无法判断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案件的直接证据十分匮乏。对于受害方家属来说,失去亲人和家庭唯一经济来源已经使他们陷入困境,参加诉讼的负担更加沉重。
为了保护受害方家属的合法权益并维护我国司法公正的国际形象,承办法官决定立足调解结案。在案件审理初期,承办法官了解到肇事船舶一方曾试图通过私下和解解决纠纷,但因双方对抗情绪和责任认定的分歧而导致和解失败。被告方一直未做出任何回应,直至临近开庭时才委托境内相关人员咨询案件情况。承办法官通过电话向被告充分阐释了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消除了被告方对我国司法制度的误解和顾虑。被告随后正式委托了代理人参加诉讼,并提供了合法的委托手续。
在庭审前,承办法官充分运用调解艺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调解,包括原被告双方协商、交叉进行“面对面”及“背靠背”调解等。通过交换意见、辩法析理,引导当事人加深对各自的诉讼风险和案件实际情况的正确认识,逐步拉近双方的距离。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向两案原告赔偿人民币合计50余万元。调解协议生效后,被告立即履行了协议,使受害方当事人及时得到赔偿,合法权益得到了充分保护。
发生在夜间能见度良好的特定条件下的重大碰撞事故。两船在东矶列岛的半边山处发生碰撞,导致L轮翻沉,造成七人死亡一人失踪的悲剧。事故责任分析显示,L轮严重违反了避碰规则中的让路船行动和狭水道规定,没有采取任何避让措施,强行横越Z轮船头,应负事故的主要责任
泉州市某海运公司在广西北海市设立办事处并租赁“南京”轮,之后向保险公司申请全损险的过程。该船舶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海事事故,导致碰撞码头和其他船只。保险公司对事故进行了勘察,最终办事处缴纳了保险费并得到了保险公司的退款。文章详细描述了事故过程、保险申请和
海事法院受理的案件类型,主要包括海事侵权纠纷案件、海商合同纠纷案件、其他海事海商案件以及海事执行案件。海事侵权纠纷案件包括船舶碰撞、海上建设作业等引发的纠纷;海商合同纠纷案件涉及水上运输、船舶建造买卖等合同争议;其他海事海商案件涵盖重大责任事故、海洋
由于船舶碰撞案件的事故现场无法保留,关键性的证据容易消失,也容易事后补作或更改,所以船舶碰撞案件的证据制度有鲜明的海事特色,具有与普通民商事案件不同的证据规则。因此,船舶碰撞案件当事人的举证对碰撞事实的认定显得十分重要。双方船舶于2344时在长江南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