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因原则,保险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当多种原因中持续起决定作用或处支配地位的原因为承保危险时。在本案中,货轮遭受强台风袭击是导致筒纸污损的近因,因此保险公司应赔付。
根据案情分析,有两种情况需要考虑:
第一种情况是在离开上海港前,筒纸与双氧水混装在一个船舱内。即使没有其他原因,双氧水也有可能渗漏对筒纸造成污染。因此,这种混装是造成筒纸污染的最具优势和能动而有效的原因,属于综合险的承保风险,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
第二种情况是遵守有关装载规定的情况下,即筒纸与双氧水在遭受台风袭击前的装载状况。根据装载规定,不得与性质相抵触的货物混装一舱,并且最后装、最先卸。在这种情况下,双氧水的渗漏不会对筒纸造成污染,只有当碰到意外时,渗漏的双氧水才有可能污染到筒纸。因此,台风是造成筒纸污染的最有效的原因,属于承保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应对筒纸的损失负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虽然第一种情况与第二种情况类似,即双氧水桶与筒纸造成混装,但造成混装的原因是受台风影响而不得已采取的施救措施。因此,台风才是造成筒纸污损的起决定作用和强有力的原因,属于综合险的承保风险,保险公司应对筒纸的损失负赔偿责任。
船舶共同海损的分摊计算方法。根据船舶在航程终止时的完好值、实际价值及共同海损牺牲金额来计算。货物共同海损的分摊根据货物价值加保险费减去不属于共同海损的损失金额和承运人承担风险的运费来计算。运费共同海损的分摊则根据承运人承担风险并有权收回的运费,减去为
共同海损牺牲及其类型,包括船舶牺牲和货物牺牲。船舶牺牲是指在采取共同海损措施时,船舶或船用物料遭受的损失,如扑灭火灾、切除残损物、有意搁浅等导致的损失。货物牺牲是指在共同海损措施下,船上所载货物遭受的损失,如抛弃货物、货物湿损等。共同海损牺牲的认定和
共同海损的要素,包括基于真实的海难或危险、人为且故意的行为、特殊的损失和开支、合理的行为、为了共同的安全、直接造成的损失以及意外情况下的指挥权等七个条件。共同海损指的是船舶面临危险时,为了维护船货安全而采取的行为所产生的损失。
受损货物分属42个货主、由14份保单承保。本案争议的最大焦点在于共同海损是否成立,共同海损费用是否应当由货物方分摊。共同海损是否应当由受益方分摊,必须考虑承运人是否有过错,过错是否可以免责。事故发生后,船东立即发布海事声明并宣布共同海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