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
时间:2025-05-13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适用原则
根据国家主权原则,涉外行政诉讼应体现国家的主权权利。
同等原则
涉外行政诉讼应遵循国民待遇原则,确保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组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在行政诉讼中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对等原则
涉外行政诉讼应遵循相互原则,包括积极对等和消极对等的要求。
适用有关国际条约原则
若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有不同规定,应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原则
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时,应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机构的律师代理诉讼。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时,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如果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有限制,人民法院将对该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与该法有不同规定,应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时,应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机构的律师代理诉讼。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监督与行政法制监督的区别
行政监督与行政法制监督的区别。行政监督涵盖所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活动,而行政法制监督则是指特定机关、司法机关及公民对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实施的监督。行政法制监督是基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制度实施的监督,内容主要包括对行政行
-
情报活动阶段:问题发现与目标确定
行政决策活动的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抉择活动阶段和决策过程反馈。情报活动阶段主要确定决策目标和问题;设计活动阶段拟定备选方案并评价其后果;抉择活动阶段选定最佳方案;决策过程反馈则是对整个决策过程进行实践性评价和检验,及时修正决策方向或弥补遗漏。
-
听证程序的主要规则
听证程序的主要规则,包括举行听证的条件、听证会的具体程序和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机关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等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告知当事人听证权利。听证会程序包括当事人提出要求、行政机关通知、公开举行、主持人负责支持等。最后,行政机关依据听证笔录和其他证据作
-
行政诉讼证据的效力判断原则
行政诉讼中证据的效力判断原则,包括不同种类证据的效力认定标准。具体讨论了公文文书、鉴定结论、原件原物等证明力度的优先级以及各种证据的特定要求,如证人证言等。此外,也提到了行政诉讼证据的法定种类,如书证、物证等及其特征。
-
拒绝协助调取证据的行为是否违法
-
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按规定编制审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