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侵权纠纷案件包括船舶碰撞损害赔偿案件、船舶触碰海上、通海水域、港口的建筑物和设施的损害赔偿案件、船舶排放、泄漏有害物质或污水造成水域污染或他船及货物损害的赔偿案件,以及海上运输或海上、通海水域、港口作业过程中的人身伤亡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案件。
海商全国案件包括水上运输合同纠纷案件、水上旅客和行李运输合同纠纷案件、海员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海上救助、打捞合同纠纷案件、海上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等。
其他海事海商案件包括海运、海上作业中重大责任事故案件、港口作业纠纷案件、共同海损纠纷案件、海洋开发利用纠纷案件、船舶所有权、占有权、抵押权,或者海事优先请求权纠纷案件,涉及海洋、内河主管机关的行政案件,海运欺诈案件等。
海事执行案件包括海洋、内河主管机关依法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的案件,依据《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公约》的规定,当事人申请中国海事法院承认、执行外国或者地区的仲裁机构仲裁裁决的案件,依照中国与外国签定的司法协助协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则协助执行外国法院裁决的案件等。
海事请求保全案件包括诉前申请扣押船舶的案件和诉前申请扣押船载货物或者船用燃油的案件。
海事诉讼特殊地域管辖是指以诉讼标的所在地或者海事事实发生地为标准,同时考虑被告住所地而确定的管辖。除共同海损、救助报酬等个别类型案件外,大多数海事诉讼特殊地域管辖的案件,均可由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辖。
海事案件所具有的涉外因素多、涉及面广、专业技术性强、诉讼标的流动等特点,决定了只有对大多数海事案件适用特殊地域管辖,才能更加科学高效地解决海事纠纷,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鉴此,《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6条第2款对海事案件的特殊地域管辖作出了较民事诉讼法更为详尽的规定。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重要性及其在船舶碰撞事故中的责任划分。文章介绍了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要件,阐述了正确理解和运用背离规则的情况,并指出海事执法人员在分析碰撞责任时,应根据事实经过和双方的避让措施来判断。文章还详细说明了船舶碰撞事故责任的三种情况。
共同海损的定义、分摊计算方法和构成条件。共同海损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为共同安全而采取的牺牲和支付的费用,由各受益方按比例分摊。分摊根据各受益方的分摊价值比例进行。共同海损的构成需满足同一航程中的财产遭遇共同危险、共同海损措施有意且合理以及牺牲和费用需
船舶碰撞事故的处理程序。发生碰撞后,需采取紧急措施了解概况并报告。处理船体破损和油污染时,需采取措施减少进水、组织排水和堵漏,并处理火灾和油污染。对于人员伤亡和沉船,需立即抢救和施救,维持通航秩序和进行信息交流。航行前需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主辅机情况、
海难救助的定义、概述、管辖规定以及构成要件。海难救助是指在任何水域中对遭遇海难的船舶、货物等进行救助的行为。管辖规定包括专属管辖、地域管辖和有管辖权争议案件的管辖。海难救助的构成要件包括救助发生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被救物必须是法律所认可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