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众筹 > 众筹融资管理的完善需求

众筹融资管理的完善需求

时间:2025-05-19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6380
众筹融资是目前融资市场中一种新型的方式,很多企业在筹集资金的时候也会采取这种新颖的方式,让企业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而发展壮大起来。众筹融资听起来很美好,那么,众筹融资管理需要完善的内容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介绍了相关内容。

私人契约与公众集资的关系

一般来说,融资行为属于私人契约,政府不应干预。但众筹涉及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募集资金,涉及使用他人资金开展经营活动,因此与金融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密切相关,需要金融监管。然而,我国众筹的法律监管目前较为薄弱,主要依赖融资者和众筹平台的自律和程序性监管。缺乏配套的法律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监管法律缺位

我国正就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进行统一部署,但众筹的法律监管目前较为缺乏。不同众筹模式涉及的监管部门也不同,如p2p行业由银监会监管,股权众筹由证监会监管,第三方支付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因此,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众筹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监管体制不匹配

现有的《证券法》和《公司法》等法律存在制度障碍,阻碍了股权众筹的正常发展。1. 众筹涉及吸收公众存款、公筹资金、出售股权、跨市场理财等多个方面,涉及到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多个监管机构的范围。任何单独的监管部门都无法全面有效监管众筹。2. 目前的监管体制不匹配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常态。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资本应发挥相应功能。可以通过区域试点对股权众筹进行推广,并积极探索众筹机构的监管,使中介机构承担投资者教育和保护职责。

监管力度和平衡点难以把握

众筹的监管力度需要在金融创新和投资者保护之间寻求平衡。严格监管可能导致融资成本和风险增加,甚至扼杀中国式金融创新。然而,放松监管可能使投资者面临风险,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因此,需要寻找最佳平衡点。复杂的社会性对众筹的发展产生影响。众筹作为新型融资方式,其模式、特征和发展方向尚不明确。不同国家对众筹的监管方式存在争议。我国众筹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根据我国的经济环境、金融条件和社会土壤等因素确定发展方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投资性众筹的法律问题

    投资性众筹面临的多种法律问题。首先涉及可能触及刑法的金融犯罪行为,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等。其次,行政与民事法律风险也不可忽视,包括证券类行政违法等行政犯罪以及合同违约纠纷等民事法律问题。此外,众筹项目本身存在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风险,以及知识

  • 不同众筹模式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不同众筹模式如何规避法律风险。众筹平台需遵守法律红线,避免触碰非法集资、非法证券、集资诈骗等刑事和行政法律风险。具体做法包括严格审查项目发布信息、监管募集资金、遵守中介定位等。同时,为规避民事法律风险,众筹平台应设立规则并与参与者签署完整协议,明确各

  •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首先,股权众筹发展冲击了传统的“公募”与“私募”界限,可能触及公开发行证券或“非法集资”红线。其次,股权众筹存在投资合同欺诈的风险,尤其是“领投+跟投”机制中可能出现欺诈行为。最后,股权众筹平台权利义务模糊,需进一步理清与用户之间

  • 股权众筹进入托管时代

    股权众筹进入托管时代的问题。股权众筹存在不确定性,为了解决投资者的顾虑,股权众筹引入了第三方资金托管方案,保障双方权益,防止风险发生。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场,以促进股权众筹健康发展。

  • 众筹融资管理的完善需求
  • 众筹平台的收费模式
  • 股权众筹平台有哪些情形要报告证券业协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