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主合同解除并不导致担保合同的解除。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十条的规定,担保人仍需承担担保责任,即使主合同解除。此处的主合同解除并不仅限于《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的法定解除,还包括根据《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约定解除的情况。
2. 担保人对主合同解除后的民事责任承担担保责任并非绝对的。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十条的规定,可以通过约定排除上述责任。为确保担保人对可预知的债权数额承担责任,建议在担保合同中约定,担保合同解除时,担保人不承担担保责任。即使无法完全排除主合同解除时的担保责任,也应尽力在约定解除的情况下排除担保责任。
3. 担保人应正确理解担保合同的从属性。对于主合同的变形,如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解除合同的返还财产、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民事责任,都属于主合同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形。在债权债务关系上,这些责任与主合同债权债务保持一致。除非有特殊约定,担保人不能以担保合同的从属性为由主张免除对上述民事责任的担保责任。
对于拥有协议管辖条款的担保合同,实际上是附有条件的担保。因此,在主合同没有协议管辖条款而担保合同却有协议管辖条款的情况下,如果法院强行合并审理担保合同纠纷并改变协议管辖法院,可能会损害担保人的管辖利益,违背其提供担保的真实意愿。此时,如果按照担保合同的协议管辖法院进行合并审理,则可能对债务人构成“管辖突袭”,因为担保合同通常是在主合同之后订立的,债务人可能事先不知道担保合同的内容。
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29条第2款的规定:如果主合同和担保合同选择的管辖法院不一致,应根据主合同确定案件的管辖。
合同无效时是否需要提起撤销的问题。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合同无效不一定需要提起撤销合同诉讼,因为无效合同遭受损失的一方可以要求过错方赔偿损失。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无效的具体情形以及合同无效与合同解除的区别。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约定合同解除的规定。当事人可协商解除合同并约定解除条件。解除权的消灭有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期限限制。合同终止后,结算清理条款仍有效,包括银行汇票结算、商业汇票结算、银行本票结算、支票结算、汇兑和委托收款等方式。清理应按合同约定进行。
车行破产前定金退还的相关法律问题。根据不同情况,如果破产宣告前债务已到期未履约,定金不予退还;宣告时债务未到期且合同解除,定金应返还并计算实际损失;若宣告时债务未到期且继续履行合同但后来违约,定金不予返还;若定金收受方违约,应双倍返还定金。
李某与某公司因劳动合同解除引发的争议案件。李某利用职务之便使用朋友的小装修公司进行装修,导致公司损失十余万元,公司依据规章制度解除了与李某的劳动合同。仲裁委员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正确,不支持李某的仲裁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