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噪音性耳聋职业病的鉴定等级是根据听力损失程度来进行鉴定的。
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双耳听力损失≥31db或一耳损失≥71db。
双耳听力损失≥41db或一耳≥91db。
双耳听力损失≥56db。
双耳听力损失≥71db。
双耳听力损失≥81db。
双耳听力损失≥91db。
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时,需要提交以下材料:申请书、本人健康损害证明、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业史证明等。职业史证明应包括以下内容:开始接触噪声作业的时间、工种、工龄、接触噪声方式或操作特点、每日或每月的接触时间、是否连续接触噪声、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降噪设施及其效果、历年作业场所噪声检测数据、个体防护等。
用人单位应如实提供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
在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诊断、鉴定机构应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并参考劳动者的自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日常监督检查信息等,做出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
如果劳动者无法提供职业史证明,可以提交劳动关系证明材料作为佐证。劳动关系证明可以包括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以及用人单位认可的其他材料。
对于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期满,已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时,如果用人单位否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提供能够证明劳动用工关系、劳动者身份或用工招用关系的资料作为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依据。这些资料可以包括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交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记录、身份证、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聘登记表或报名表、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一起关于疑似职业病患者的赔偿案例。小刘因从事石料公司风钻工作,被诊断出疑似尘肺病并被列为职业病观察对象。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支付其医疗费用和工资,并且不能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通过法院一审判决,证实了即使只是疑似职业病患者也能获得相应赔偿,相关
噪音性耳聋职业病的鉴定等级及鉴定程序。根据不同的听力损失程度分为多个等级,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时需提交相关材料,包括个人健康损害证明和职业史证明等。用人单位应提供相关资料,否则鉴定机构将结合劳动者临床表现和其他信息做出结论。劳动者在申请诊断时,需提供
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合同期限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包括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三种类型,同时规定了试用期的时间和要求。合同中也明确了工作内容及要求、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方面的内容,包括岗位工作要求、安全操作规程、工资报酬
我国职业病发病严峻,应及早防治。本文提供了职业病鉴定的程序内容。流程包括:提出鉴定申请并提交《职业病鉴定申请书》→鉴定办事机构出具《职业病鉴定资料提交通知书》→提交所需资料或书面陈述→协商鉴定缴费事宜→发给《职业病鉴定受理通知书》→抽取鉴定专家→开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