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在社会中承担着守望和监视的责任,应该充当维护消费者利益的角色。在当前的信息社会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传媒将风险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对整个社会的风险意识起着重要的影响。传媒成功地进行有效的消费风险预警,对于消费者规避和降低消费风险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方面,由于虚荣心和炫耀性消费心理的驱使,一些消费者购买了假冒名牌商品,这些知假买假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制假售假者的不法行为。另一方面,尽管大多数消费者仍然倾向于购买正品,但由于各种原因陷入了购买假货的陷阱,投诉的成本较高,这客观上给制假售假者带来了机会。虽然现在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有所提高,但在侵害消费者权益不太明显或隐蔽的情况下,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仍然存在严重不足。
在信息化时代,传媒仍然是人们主要的信息来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弱势一方获取更多的市场供给主体信息,改变生产经营者对商品服务信息的封锁和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让消费者获得尽可能多的真实有效信息,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条件,也是传媒消费维权的重要职责和目标。
例如,每年的3月15日晚会曝光一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大案例,使消费者接触到最新和权威的维权信息,提高自己的消费维权意识。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由此产生的应得利益。消费者权益的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其有效实现是消费者权益从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的前提和基础。而消费者权利的实现直接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保障。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起重机分公司的中联ZLJ5419Q50H浦沅全液压汽车起重机存在质量问题。投诉单位购买后不到一个月出现大量问题,经过多次维修仍未能完全修复,严重影响使用安全并造成经济损失。被投诉单位无视消费者权益,投诉人将依法维权
消费者投诉的应诉受理情况。其中规定了应受理的投诉类型,包括消费者受到损害、经营者未履行法定义务和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权益受损等投诉。同时,也明确了不予受理的投诉情形,如经营者之间购销活动纠纷、商品超过保修期和合格证期等。此外,文章还提到了酌情处理的情形,
加强消费维权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消费维权网络建设,重视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建立消费维权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加强行业管理和自律,发挥消费者组织作用,以及加强宣传和舆论监督等意见。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15期间,国家工商总局推出的全新“12315”小程序如何助力消费者维权。小程序自1月9日上线以来,广泛应用于微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投诉、举报及查询维权知识的便捷途径。用户可通过小程序随时查看投诉举报的反馈进度,为原有电话服务体系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