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我国法律原则上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主张权利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可以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举证责任倒置的具体适用范围在我国的诉讼制度中得到了明确规定。
在一般的消费纠纷中,消费者通常承担举证责任。目前,消费者在提供证据时往往仅凭一张信誉卡,这引发了一些问题需要考虑。首先,信誉卡目前被视为解决纠纷的唯一证据,然而一旦信誉卡丢失或内容不清晰,就可能导致“无合同即无责任”的不公平局面。其次,仅规定消费者提供证据,分配举证责任不公平,经营者可能会对此不予理会。再次,经营者掌握着商品信息,而信誉卡无法充分注明商品的相关信息,这造成了信息不对称。例如,地板和家具使用的油漆可能含有超标的有害成分,石材可能放射性超标等。对于这类商品,消费者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让具有专业知识的经营者提供安全证据,例如商品的《产品合格证书》和《有害物质限量检验报告》等。
以石材行业为例,顾客购买石材时通常需要进行加工,这已超出了信誉卡的范畴。信誉卡无法记录加工的细节,如果加工物的尺寸和形状与消费者要求不符,就会成为纠纷的根源。过去,在石材交易中,双方多以口头方式约定商品的等级、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方式和期限等,甚至加工图纸也是用报纸和硬纸片剪成的,约定过程不规范,导致一些重要数据在加工中丧失。在这种情况下,纠纷频发且处理困难,因为缺乏充足的证据。按照传统观念,消费者应该提供证据,因为他们是主张方。然而,如果消费者无法提供证据,纠纷就无法解决。这种思维定势使消费者成为弱势群体,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损害。此外,经营者掌握着信誉卡的填写权利,内容模糊或文字错误可能导致消费者的证据无效。从消协的情况来看,对于没有证据支持的纠纷,即使管理部门介入,也只能进行调解,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对管理部门和消协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提出了挑战。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的责任主体,包括建筑物的使用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以及无法举证排除自己是侵权人的建筑物使用人。同时介绍了高空坠物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被告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
中国《工伤保险条例》中的举证责任倒置规定以及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情况。在工伤认定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各方提供证据,如用人单位不认同职工工伤认定,需承担举证责任。在特殊侵权诉讼和劳动争议案件中,也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按照法律规定,由特定一
我国关于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我国一般采用民事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但在劳动争议诉讼中采取“部分举证责任倒置说”。涉及劳动基准法内容、劳动者权益侵害、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等争议类型,用人单位应承担证明责任。但在确认事实劳动关系的诉讼中,需要
举证责任倒置的意义和适用范围。通常情况下,主张权利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但在特定情况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能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消费纠纷中,消费者常面临提供证据困难的问题,如仅凭信誉卡作为证据存在诸多局限性。因此,应该让具有专业知识的经营者提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