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流转 > 土地转让 > 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的处理方式

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的处理方式

时间:2025-03-18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6141
农村居民将自家分得的宅基地进行转让,肯定不是说随便就能转让的,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那究竟农村宅基地转让条件有哪些呢?又要怎么处理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现在就这个问题为大家具体作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协商解决

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寻求人民政府的处理。

二、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或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三、起诉人民法院

如果当事人对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后的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土地利用现状不得改变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的利用现状。

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的类型

在办案实践中,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无效合同

转让人或受让人不符合宅基地转让的条件,导致合同无效。

二、未经批准

转让人未经村委会批准而进行宅基地转让,导致转让无效。

三、补偿问题

转让的宅基地涉及拆迁等补偿问题,引发纠纷。

四、城镇居民购买农村住房

城镇居民购买农村住房等情况引起的纠纷。

农村宅基地的有条件转让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且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出卖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将不予批准。

对于因继承等原因形成一户拥有两处以上宅基地的农村村民,多余的住宅应当进行转让。接受转让的村民必须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宅基地审批手续。

因此,尽管我国法律原则上规定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但考虑到继承等原因导致宅基地拥有量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对宅基地的转让仍然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宅基地转让的条件

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 转让人拥有两处以上的农村住房;
  2. 转让行为发生在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
  3. 受让人没有住房和宅基地,并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
  4. 转让行为需得到集体组织的同意;
  5. 宅基地使用权必须随房一并转让。

宅基地转让的除外条件

以下情况应当认定为宅基地转让无效:

  1. 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必须与住房一起转让;
  2. 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
  3. 法人或其他组织购买宅基地;
  4. 转让人未经集体组织批准;
  5. 向集体组织成员以外的人转让宅基地;
  6. 受让人已有住房,不符合宅基地分配条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的处理方式

    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政府处理、起诉等。同时介绍了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的类型,如无效合同、未经批准转让等。文章还阐述了农村宅基地转让的条件及宅基地转让的除外条件,如转让人拥有多处住房、转让行为需得到集体组织同意等。

  • 房地产开发流程中的土地出让方式

    房地产开发流程中的土地出让方式,包括协议方式、招标方式和拍卖方式。协议方式适用于特定要求的项目,招标方式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受让人,拍卖方式适用于中小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和商业性用地。同时,也介绍了土地出让方式的流程规定,包括发布挂牌公告、出售挂牌文件等步骤

  • 出现宅基地买卖纠纷有哪些原因

    (一)规定原则,层次较低调整农村房屋、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规范数量少,且效力层次较低,很大一部分依靠文件和地方政策调整,其中关于买卖方面的规范数量就更少。其仅规定了申请建房的程序和审批权限,而对农村房屋的流转和纠纷解决问题未作规定。如果不包括转让宅基地使

  • 宅基地土地转让纠纷该如何处理

    双方协商成功,最好签订协议。受理机关对受理的宅基地权属争议,可先行调解;调解无效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在宅基地权属争议处理期间,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宅基地现状和破坏其房屋。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

  • 农村宅基地转让条件及纠纷有哪些
  • 怎么处理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
  • 农村宅基地纠纷处理原则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