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重整 > 重整执行 > 破产重整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破产重整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时间:2025-04-23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6720

一、破产重整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受制于两大因素的作用

破产重整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在19、20世纪之交,并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发展的。这一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受到两大因素的作用:

1. 经济因素

现代经济的本质是整体化、社会化、规模化、资本高额化和结构控制化的经济组织。当经济组织遭遇经济崩溃和解体时,可能导致经济困难、生产停业、产品滞销甚至连锁性倒闭。这种连锁效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灾难性的。因此,防止经济组织的解体和倒闭成为现代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在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下,公司是以股份有限公司为基本形态的商业组织。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因此,各国都以股份有限公司为破产重整制度的重点调整对象。破产重整制度能有效地保护公司企业,特别是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从而解决工人失业问题。

2. 制度因素

和解制度的产生是对传统破产法弊端的一种反思,标志着破产立法从债权人利益向债务人利益的倾斜。预防破产和保护企业已成为现代破产法的首要价值目标,传统的以清算为基础的破产法面临着变革的任务。和解制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破产法的僵化和片面性,推动了破产重整制度的建立。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破产重整制度

一、明确破产重整程序与其他破产程序的关系

破产重整程序应与破产清算程序和破产和解程序并列,作为破产程序开始的两种方式。这种模式是科学的。

二、适用范围的明确

破产重整程序不仅适用于国有企业,也适用于非国有企业。然而,非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适用的破产重整制度在内容和程序上与全民所有制企业不同。

三、建立监督机构

建立专门监督破产重整程序的机构是破产企业重整的必要保障,也是执行破产法的最有效途径。制定破产重整人监督制度,对重整进行经常性监督。

四、建立关系人会议制度

制定关系人会议制度,包括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债权人会议和股东会议等,充分发挥关系人会议的监督作用。

破产重整是破产预防程序体系的一部分,我国破产法将其称为“整顿”,并将其置于和解程序之中。破产重整是指在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下,在审判机关的主持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对具有重整原因和重整能力的债务人进行生产经营上的整顿和债权债务关系上的清理,以摆脱财务困境,恢复经营能力的特殊法律程序。其基本特征包括启动的私权化、过程的公权化、程序的优位化和目标的多元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第四章“和解和整顿”部分规定了破产整顿制度,但将其与和解制度联为一体,整顿程序中行政干预较多,且自身也未形成体系。因此,创制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破产重整制度是一个重要课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破产重整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破产重整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两大因素以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破产重整制度的必要性。经济因素方面,现代经济组织的连锁效应要求防止经济解体和倒闭;制度因素方面,和解制度的出现推动了破产重整制度的建立。在建立中国特色的破产重整制度时,需明确破产重整程序与其他破

  • 小额债权人的特殊保护

    小额债权人的特殊保护问题。我国新《破产法》允许增设小额债权组,规定较高的清偿比例和较短的清偿期间。不同国家对于小额债权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一些国家采取特殊处理,如一次性支付或提前清偿。我国应借鉴此做法,规定小额债权的提前清偿制度,以减少程序障碍、保护

  • 一、企业社会责任在三聚氰胺事件中的缺失

    企业社会责任在三聚氰胺事件中的缺失。分析了《经济日报》和《华尔街时报》对三聚氰胺事件的不同关注点,指出了三鹿企业在破产清偿中面临的人身侵权债务问题,以及普通债权在破产财产分配中的缺陷。暴露了我国人身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合同之债与人身侵权损害赔偿之

  • 破产别除权的法律特征

    别除权不是破产法创设的实体权利,而是破产法给予某些既成的实体权利的特殊待遇。享有这种特殊待遇的权利基础是担保物权,而担保物权是依据民法担保制度发生的。至于人的担保即保证担保以及应受连带责任规则的担保,则不享受别除权的待遇。这种区分的用意,在于将用于别

  • 合伙企业债务清偿方式是什么
  • 合伙企业债务清偿通过哪些方式
  • 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其他相关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