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案例 > 假离婚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假离婚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时间:2023-11-23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194
许多夫妻为了逃避计划生育、逃避债务、享受分房或购房的国家优惠政策、给子女办理农转非户口等目的而虚假离婚。假离婚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涌现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假离婚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财产风险

在假离婚情况下,共同财产可能会被转变为一方的婚前财产。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应当属于该方个人所有。举例来说,如果夫妻原本拥有两套共有房产,在假离婚协议中约定这两套房屋归女方所有,即使后来复婚,这两套房产仍然属于女方的婚前财产,也就是女方的个人财产。

“弄假成真”风险

一些假离婚者可能事先约定,在达到不正当目的后再复婚。然而,有些人在离婚后却真的不再复婚,导致双方关系恶化,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隐患。根据现行的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婚姻自由、尊重当事人的人身自由和隐私,行政程序已经取消了对虚假离婚的处罚,也就是说,婚姻登记机关不再有权撤销虚假离婚登记。因此,如果虚假离婚后婚姻关系出现问题,无法获得婚姻关系上的救济,后果完全由当事人自己承担。

当然,如果婚姻当事人通过人民法院虚假调解离婚,并且有证据证明调解不是自己真实愿意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可以申请再审并要求撤销。然而,如果一方当事人在调解离婚后与他人结婚,就无法再要求撤销离婚,只能在财产上要求重新审理。

温馨提示

“假离婚”现象是由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导致的,它已经存在一段时间。由于婚姻在法律上是自由的,夫妻双方即使仅是出于某种目的而办理离婚或结婚手续,这种行为也是真实存在的,因此难以受到法律保护。

婚姻不是儿戏,“假离婚”对婚姻、家庭乃至社会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不要为了眼前短暂的利益而选择“假离婚”,因为最终可能会弄假成真,得不偿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案件

    离婚案件中的各项证明材料要求。包括婚姻关系证明、离婚理由的事实证据、子女情况、家庭财产及债权、债务、双方经济收入、住房情况等证明材料的提供。同时,对于扶养案件、赡养案件以及收养案件的相关证明材料也进行了详细说明。在离婚过程中,这些证明材料是处理离婚案

  • 如果双方假离婚财产怎么办?

    我国是不允许假离婚的情况的。假离婚的法律风险是很大的,因为假离婚的实质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在此过程中当事人很可能通过制作各种虚假协议或者对自己的财产进行虚假申报,不仅损害债权人、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更是对国家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不应有的伤害。一旦被查处,轻

  • 假结婚买房的风险是什么?

    如果是伪造结婚证购房的,那么,伪造证件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买房在当前阶段的中国已然成了社会问题,但是请大家在买房时保持理性,按照法律程序和国家规定,在了解相关知识后再做决定也不迟,不要因为假结婚买房或假离婚买房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此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 假离婚买二套房复婚后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因此,夫妻双方以“假离婚”所谓合法的形式来获取房贷优惠存在很大法律风险。用于买房的钱等财产在离婚前还是夫妻的共同财产,“假离婚”之后将变成一方的个人财产,另外一方当事人就难以控制该部分财产。

  • 假离婚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 “假结婚”与“假离婚”有哪些法律风险
  • 假离婚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