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案例 > 假离婚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假离婚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时间:2023-11-23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194
许多夫妻为了逃避计划生育、逃避债务、享受分房或购房的国家优惠政策、给子女办理农转非户口等目的而虚假离婚。假离婚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涌现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假离婚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财产风险

在假离婚情况下,共同财产可能会被转变为一方的婚前财产。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应当属于该方个人所有。举例来说,如果夫妻原本拥有两套共有房产,在假离婚协议中约定这两套房屋归女方所有,即使后来复婚,这两套房产仍然属于女方的婚前财产,也就是女方的个人财产。

“弄假成真”风险

一些假离婚者可能事先约定,在达到不正当目的后再复婚。然而,有些人在离婚后却真的不再复婚,导致双方关系恶化,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隐患。根据现行的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婚姻自由、尊重当事人的人身自由和隐私,行政程序已经取消了对虚假离婚的处罚,也就是说,婚姻登记机关不再有权撤销虚假离婚登记。因此,如果虚假离婚后婚姻关系出现问题,无法获得婚姻关系上的救济,后果完全由当事人自己承担。

当然,如果婚姻当事人通过人民法院虚假调解离婚,并且有证据证明调解不是自己真实愿意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可以申请再审并要求撤销。然而,如果一方当事人在调解离婚后与他人结婚,就无法再要求撤销离婚,只能在财产上要求重新审理。

温馨提示

“假离婚”现象是由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导致的,它已经存在一段时间。由于婚姻在法律上是自由的,夫妻双方即使仅是出于某种目的而办理离婚或结婚手续,这种行为也是真实存在的,因此难以受到法律保护。

婚姻不是儿戏,“假离婚”对婚姻、家庭乃至社会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不要为了眼前短暂的利益而选择“假离婚”,因为最终可能会弄假成真,得不偿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婚姻存续期间已签订但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的处理方式

    婚姻存续期间已签订但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的处理方式。根据婚姻法解释,人民法院在判决房屋使用权时,不会确定所有权归属。对于婚姻期间购买的房屋,无论产权是否完全,均为夫妻共同财产,可在离婚时进行分割。对于未取得完全产权的房屋,出售和分配需按国家和单位比例进

  • 诉讼请求书

    离婚诉讼中的各项请求,包括判决离婚、孩子抚养及抚养费承担、对方抚养时的探望权、财产分割、经济帮助和损害赔偿等。文章还提到了结婚和子女出生的具体时间,符合法定离婚情形。同时,文章也给出了在离婚诉讼过程中原告应做好的准备,如咨询律师、保存有效证件和财产凭

  • 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律解释

    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律解释及其实践案例。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相关解释,旨在加大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文中详述了一夫妻因逃避法院判决而面临法律制裁的实例,包括法院的判决、司法拘留以及追加被执行人等过程。最终,法院认定两人

  • 离婚答辩状模板

    离婚答辩状的模板以及怎样维系婚姻的方法。对于不想离婚的一方,给出了不想离婚的原因分析,包括感情依恋、孩子成长、再婚恐惧等。同时,提出了维系婚姻应注意的五个方面,包括承担责任、改善相处模式等,并强调了在努力维系婚姻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

  • 假离婚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 假离婚购买房屋的法律后果是怎样的
  • 钻二套房政策空子的法律风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